脲酶能使尿素分解成氨气和二氧化碳。右图表示脲酶催化尿素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 A.曲线1表示的一定是尿素浓度的变化 B.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尿素在大约20 min后分解完 C.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温度 D.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
|
|
右图表示过氧化氢被分解的曲线,可说明酶具有( ) ①专一性 ②高效性 ③催化特性 ④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A.①② B.② C.②③ D.①②④
|
|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 B.ATP中的P代表磷酸分子 C.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中物质可逆
|
|
科学家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向同一条肌肉上滴ATP溶液,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收缩。这说明( ) A.葡萄糖是主要能源物质 B.ATP是主要能源物质 C.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 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
|
在下图所示的酶促反应图式中,属于酶的是( ) A .A B.B C.C D.D
|
|
某同学进行以下实验: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晕2%可溶性淀粉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稀释10倍的唾液和未稀释的唾液,然后分别滴入1滴碘液,37℃水浴恒温条件下,观察蓝色消失所需时间。结果所需时间几乎相等。这项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 A.酶具有高效性 B.酶具有专一性 C.唾液含有淀粉酶 D.淀粉遇碘变蓝
|
|
下列曲线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情况,曲线a表示细胞内物质的浓度,b表示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据图分析说法正确的( ) A.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C.物质进入细胞的动力是浓度差 D.物质运输的速率与膜上载体的数量无关
|
|
科学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为减轻肥胖症患者肌肉注射的痛苦,能研制出“瘦素穿肠蛋白”的新产品来治疗肥胖,通过口服能进入人体血液,你推测这种药品穿过小肠上皮细胞最可能的方式为( ) A. 渗透作用 B. 主运运输 C. 被动运输 D. 内吞作用
|
|
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下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后减
|
|
实大肠杆菌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3 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含箭毒素的药物(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下降,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 A.使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 B.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C.影响ATP的生成 D.改变了遗传特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