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利20、后期40和l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
|
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B.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 C.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 D.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中灰色短尾鼠占2/3
|
|
右图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n代表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下列有关该细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属于人的体细胞的有丝分裂 B.可发生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C.可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中 D.在细胞分裂中出现着丝点分裂
|
|
下列是某高等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细胞不可能代表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 B.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C.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者精细胞 D.丁细胞不可能发生A和a、B和b等位基因的分离
|
|
下图甲表示某高等动物(假设其基因型为AaBb,2N=4)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乙图中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相应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②和④时期都可发生基因A与A的分离和A与a的分离 B.乙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b、c、e C.乙图中位于阶段的细胞有d、e D.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于甲图中的④阶段
|
|
右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a~c段(不含a、c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C.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由1:2变为l:1 D.此时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
|
某植物细胞的基因型为Aa,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况:①减数第Ⅰ次分裂正常,减数第Ⅱ次分裂不正常;②减数第Ⅰ次分裂不正常,减数第Ⅱ次分裂正常。若上述两种情况中不正常分裂时染色体都移向一极,下列有关配子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 B.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或aa C.第①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第②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为Aa D.第①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为Aa,第②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为AA或aa
|
|
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3:1,Fl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A.1:3 B.3:1 C.2:1:1 D.1:1
|
|
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子代表现型的统计结如右图所示,杂交后代中新表现型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3 B.1/4 C.1/9 D.1/16
|
|
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DTT和ddtt杂交,F2中具有双显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是1/4 B.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与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 C.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有DD的配子类型,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接近于l:l:l: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利dd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