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假若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氢受体”,如二氯酚吲哚酚(简称DCPIP),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并放出氧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希尔反应”。反应的过程如下(注:DCPIP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 为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现提供如下材料和用品:离体叶绿体、0.5mol/L蔗糖溶液、浓度为1%DCPIP溶液、蒸馏水、量筒、锡箔纸、试管若干、离心机。请依据“希尔反应”涉及的实验原理,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步骤: 第一步:离体叶绿体溶解于0.5mol/L蔗糖溶液制备成叶绿体悬浮液: 第二步: (填表)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各试管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虑的结论: ①观察结果:离心机试管l、试管2、试管3内上层清液的颜色依次是: 。 ②实验结论: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是 。
|
|||||||||||||
纯合的黑羽无头冠家鸡与纯合的红羽有头冠家鸡杂交。Fl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对F2中表现型为黑羽有头冠个体测交,产生的子代各表现型比例是黑羽有头冠:黑羽无头冠:红羽有头冠:红羽无头冠=4:2:2:1。据此回答: (1)显性基因决定的性状是 。 (2)分别用A、a和B、b代表羽色和头冠,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3)F1自交,预期子代表现型的类型和比例是 。 (4)F2中黑羽无头冠家鸡与能稳定遗传的红羽有头冠家鸡交配,预期子代表现型的类型和比例是 。
|
|
图A是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o表示着丝点,l表示的是X染色体),图B是该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同答: (1)写出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 。 (2)该生物一个正常的体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3)图A所示细胞的名称为 。 (4)图A所示细胞所处时期对应于图B的 时间段(填数字)。
|
|
如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在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两个时间点即a时和b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图乙中的B点,改变的某种条件并叙述原因是(列举一种情况即可) 。 (3)图丁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倍。 (4)如果在图乙C点时温度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图丙中表示出来。
|
|
燕麦颖色的控制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只要有黑色素存在就无法区分有无黄色素,只有在无黑色素的情况下,才能看出有无黄色素。将纯种黑颖燕麦和纯种黄颖燕麦杂交,子一代全为黑颖,子二代共得560株,其中黑颖420株,黄颖105株,白颖35株。则F2黑颖产生的所有配子中不含显性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 A.1/6 B.1/4 C.1/3 D.1/16
|
|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有关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白色 B.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绿色 C.有3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2:3:1 D.有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9:3:3:l
|
|
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白人与一纯种黑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 A.3种,3:l B.3种,l:2:1 C.9种,9:3:3:1 D.9种,l:4:6:4:1
|
|
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 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 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 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 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
|
|
现有一粒绿色(yy)圆形(Rr)豌豆,它们的相对性状是黄色、皱缩形。已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该豌豆种植并自花授粉结实(子一代);子一代未经选择便全部种植,再将自花授粉,收获了n枚子粒(子二代)。可以预测,这n枚子粒中纯合的绿色、圆粒约有 A.2n/3枚 B. 3n/8枚 C. 1n/4枚 D.1n/8枚
|
|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见表格。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域为21mg/L·24 h B.光照强度至少为b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C.当光照强度为d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 D.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移至d光照下,则瓶中植物细胞内的C3和C5的含量变化分别为减少、增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