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比,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  

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         C.先减后增       D.相对稳定

 

预测某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

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性别比例     D.年龄组成

 

某草原上苍鹰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总数量调查法      B.标志重捕法       C.样方法         D.无法估计

 

下列各组植物激素中,其生理作用都是促进植物生长的是

  A.高浓度的生长素和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

C.赤霉素和低浓度的生长素             D.低浓度的生长素和脱落酸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掩入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草原上的所有候鸟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单细胞藻类

C.长江里所有的白鳍豚            D.一个蜂巢内的所有工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恢复力较强   B.抵抗力较弱   C.恢复力较弱   D.抵抗力较强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有区别的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在南极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按能量传递规律,若虎鲸靠吃海豹来增加1Kg体重,至少消耗浮游植物的量为

A.1Kg       B.10Kg      C.125Kg      D.1000Kg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机体内酶活性的变化

 A.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不变

C.增加、不变、不变                      D.增加、增加、降低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52867/62980) 首页 上一页 52862 52863 52864 52865 52866 52867 52868 52869 52870 52871 5287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