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一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植物根、芽生长的影响。图二表示燕麦胚芽鞘尖端。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图二胚芽鞘接受左侧单向光照射,b侧生长素浓度肯定不会高于10-8mol•L-1 B. 若图二胚芽鞘处于黑暗中,尖端生长素浓度为小于10-5mol•L-1 C.用浓度高于10-10mol•L-1生长素溶液浸泡扦插的枝条,会抑制根的萌出 D.用浓度为10-7mol•L-1生长素溶液浸泡刚萌发的种子,对根和芽的发育均不利
|
|
细菌外毒素是一类蛋白质,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形成能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抗毒素。外毒素性质不稳定,脱去毒性后称为类毒素,可用于预防接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毒素是一种抗原,类毒素也具备抗原的特性 B.外毒素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属于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 C.注射抗毒素可以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记忆细胞 D.患了白喉、破伤风等外毒素引起疾病的患者,需要注射类毒素加以治疗
|
|
根据下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 D.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
|
|
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进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下图所示曲线。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A.衰退型和① B.增长型和② C.衰退型和③ D.增长型和④
|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 A.人工栽培和养殖 B.实施大型生态工程 C.防治生态环境污染 D.建立自然保护区
|
|
为了减小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下图所示为引入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由图中曲线可知,蜘蛛和害虫之间呈现竞争关系 B.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D.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
|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M1、M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N1·M1>N2·M2 B.N1·M1=N2·M2 C.N1·M1<N2·M2 D.N1·M1≥N2·M2
|
|
番茄的体细胞中有N对染色体,用人工合成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得无子番茄,则所得无子番茄果肉细胞的染色体数是( ) A.N/2条 B.2N条 C.4N条 D.N条
|
|
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是( ) A.茎的向光性和负向重力性 B.顶端优势 C.扦插枝条生根 D.无子果实的形成
|
|
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有关机体水分调节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②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③摄水量增加 ④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