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 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下图1所示。 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下图2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表明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时, 植物固定CO2能力较强。在实验一的前10 min,A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 mg,原因是 。 (2)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Z klx(a<Z<b),每日光照12 h, B植物每平方米叶片一昼夜中二氧化碳吸收量的范围为 mg,由此可知B植物不能正常 (3)实验二中自变量是 ,若将A植物所处的光照条件由a增强到b,则短时间内A植物叶片细胞中C5含量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
|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群落经数十年演变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为次生演替,期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 B.演替的第3阶段后期,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演替过程中垂直结构变复杂,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D.群落演替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替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
图甲表示不同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图丙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和图乙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图乙植物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若为图甲c点对应浓度,则远地侧为d点对应浓度 C.图丙A段产生的生长素只能向B段极性运输而不能横向运输 D.图甲中若曲线II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I表示对单子叶作物的作用
|
|
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过程②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B.神经细胞、浆细胞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 C.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 D.若图①DNA片段共500个碱基对中A占27%,则该片段第二次复制需消耗C 690个
|
|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mRNA的种类及含量都相同 B.正常人体的浆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核基因相同,mRNA不完全相同 C.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D.细胞凋亡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在生长发育中有重要作用
|
|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苹果组织样液中刚加入斐林试剂时呈蓝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 B.探究洋葱根 C.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要通过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D.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标志重捕法
|
|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含量最多 B.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不断变化但又保持相对稳定 C.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时必须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
|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和动物细胞分裂在间期的不同点为,动物细胞有,而植物体没有。 (2)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期。 (3)图2中细胞(写序号)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细胞(写序号)处于图3中的DE段。 (4)已知该生物体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分析图2中①细胞可知,该细胞含有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核膜核仁消失的时期为(用图2中序号表示)。
|
|
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如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图。 (1)温度在0-50C之间,该植物幼苗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2)假设上述实验在缺Mg的条件下进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中的A点会向(填“左”或“右”)移动。 (3)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0C。 (4)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图中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识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由表可知,植物光合最强的是第编号组实验。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的叶黄素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填“不”或“非常”)显著。
|
|||||||||||||||||||||||||||||||||||||
下面是一些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实验材料与图形: (1)如用甲、菠菜的绿叶;乙、紫色洋葱;丙、鸡肝研磨液;丁、酵母菌这些实验材料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或酶具有催化性)”、“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你认为选用的实验材料最好是______(填代号)。提取叶绿体色素时,研钵中除了加无水乙醇外,还需加入的化学试剂有______;如果已制得符合要求的滤纸条,但该滤纸条层析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没有一条色素带,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观察部位是洋葱的,该处细胞大多处于A图中的______时期,A图中的______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观察时如果装片中材料位于通光孔的左侧,那么应将装片向侧移动。实验操作中压片步骤目的是。 (3)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动中,B图为实验过程中加清水后观察到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的原生质层由其中的______组成(填相应序号),此时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