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某家族患原发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遗传系谱,研究人员检测了该家族中正常人和患者相应基因的编码链(非模板链)碱基序列,如图2所示.图3表示某果蝇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 (1)据图1,要了解Ⅳ1与Ⅳ2的后代是否携带致病基因,需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并对其做 (2)图2中四种不同形状曲线代表四种碱基,且一个峰对应一个碱基,请补充正常人基因编码链中峰的顺序所表示的碱基序列为 ,如该家族正常人的基因编码链的碱基序列CGCTCCTTCCGTCT,患者的基因在“↓”所指位置处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导致由其合成的肽链上原来对应的 变为 (丙氨酸GCA、精氨酸CGU、丝氨酸AGU、半胱氨酸UGU、组氨酸CAU)。 (3)果蝇卷翅基因A是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 。 (4)研究者还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3.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 ;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 (上升/下降/不变). (5)欲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 ①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②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
|
图l、图2是不同绿色植物利用CO2的两条途径。图3、图4是人们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3、图4所示。(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图1中①过程称为 ,图2生物的光合叶片用碘液处理,出现蓝紫色的细胞是 (不考虑有机物的转移). (2)图1与图2所代表的植物更适宜于在高温、低浓度CO2环境生活的是 (填“图1”或“图2”),这是长期 的结果. (3)由图3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 而增大.本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 . (4)由图4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 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 降低,造成减产. (5)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对玉米植株顶部2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实验时向包住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 ,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 。
|
|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09年7月8日公布,他们发现了肥胖引发Ⅱ型糖尿病的机制.脂肪细胞会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名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导致肌肉和肝脏对胰岛素不再敏感,因此胰腺只能靠生产更多的胰岛素来抵消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图解过程和Ⅰ激素发挥作用的一种机制.图中Ⅰ、Ⅱ、Ⅲ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Ⅰ、Ⅱ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C.Ⅲ激素只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D.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含量并不低,病因可能是PEDF降低细胞膜上受体的敏感性
|
|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无关 D.细胞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
|
黄花刺茄是具有很强的耐贫瘠和耐干旱特性的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我国于1981年首次 发现该物种入侵,目前已在多省区有分布,对本地物种造成危害.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黄花刺茄可以增加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B.荒地、路边、弃耕地、过度放牧的草地,黄花刺茄可取得优势地位 C.控制黄花刺茄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和人为铲除,化学防治最好 D.导致黄花刺茄在入侵地呈J型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
|
不同的肺炎双球菌具有不同的表面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一段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并单独培养.提取该大鼠的血清(不含S型和R型细菌)和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并分别保存,随后的实验最可能出现的是 A.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将会产生免疫反应 B.把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免疫反应 C.每一种培养液最多只能使一种肺炎双球菌失去感染力 D.向大鼠血清中加入上述两种肺炎双球菌,只有一种出现凝集现象
|
|
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A、B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如右图所示结果.已知B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A岛,且6~8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岛社鼠数量超过50只后均开始下降,说明环境容纳量均为50只 B.两岛6月到7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 C.在6月之后B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是种间竞争 D.两岛的社鼠因为存在地理隔离,将导致生殖隔离
|
|
如图为膝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伸肌肌群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一条传入神经元可与不同的神经元相连 C.b处注入麻醉剂后,刺激①,在②处检测不到膜电位变化 D.在c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称为屈反射
|
|
人体内存在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据报道科学家已发现了参与糖异生的一种关键性酶﹣PEPCKI,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可能与PEPCKI在细胞内的活性表达有关 B.细胞中PEPCKI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C.抑制PEPCKI乙酰化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提供可能 D.图示调节的结果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
定点突变是指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向目的DNA片段(可以是基因组,也可以是质粒)中引入所需变化(通常是表征有利方向的变化),包括碱基的增添、缺失、替换等.定点突变能迅速、高效地提高DNA所表达的目的蛋白的性状及表征,从而影响生物性状,是基因研究工作中一种非常有用的手段.下列有关定点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定点突变可以利用DNA探针进行检测 B.定点突变引起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 C.应用定点突变技术可培育具有新性状的生物,形成新物种 D.应用定点突变技术可以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