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苍南县校级期中)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 ) A.液泡和核糖体 B.中心体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线粒体 D.溶酶体和高尔基体
|
|
(2015春•苍南县校级期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B.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 C.每个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有一个叶绿体 D.全部或部分镶嵌在膜中的蛋白质都称为膜蛋白
|
|
(2015春•苍南县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胡克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小室是真正的细胞 B.施莱登最先提出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C.施旺最先提出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D.菲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
|
(2015春•苍南县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约有20种 B.含有两个肽键的化合物称作二肽 C.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
|
(2015秋•临安市校级期中)下列物质分子中,不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 C.
|
|
(2014秋•成都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的是( ) A.葡萄糖、淀粉、果糖 B.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
|
(2015春•苍南县校级期中)下列叙述并非生物体中水的生理作用的是( ) A.多种离子和分子的良好溶剂 B.代谢反应与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缓和机体的温度变化
|
|
胰岛素是治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下图是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称为______。若以某种生物发育的某时期的mRNA经过程②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与载体结合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称为这种生物的_______。 (2)____(能/不能)用人体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 (3)与基因组文库的基因相比,由过程④获得的目的基因中不包含___________。 (4)在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获得A的步骤称为________________,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5)若目的基因中有a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b个,则过程③扩增循环3次,至少提供胸腺嘧啶____个。
|
|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食物中毒、肺炎、肠炎等。某研究小组的同学用所学的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方法进行“变质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部分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图。(注:培养皿旁的数字代表菌落数目;实验室条件满足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实验操作规范;实验过程严格做好各项防护防扩散等工作)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需要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适合的____和____条件;另一方面需要确保无处不在的其它微生物无法混入。 (2)据图,研究小组采用的是_______法分离和计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由样品到4号试管的操作中,第一步,将分别盛有9mL生理盐水的4支试管______,并编号1—4号;第二步,用移液管从样品中吸取1mL牛奶,注入1号试管中,充分摇匀;第三步,重复第二步骤操作,以此类推,4号试管的稀释倍数是_____。 (3)资料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的肉汤中生长;本实验可配制含10%氯化钠的培养基,使之成为_______培养基,以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4)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可区分不同种类微生物,这些特征包括菌落的________等方面;在统计菌落数目时,需按照菌落计数的要求计数,以保证计数结果准确。据图可得出1mL牛奶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菌数为_____。
|
|
在作物育种中,矮生性状一直是农作物性状改良的方向。某实验室利用一定的方法从野生型水稻(株高正常)中获得甲、乙两种矮生突变体,并对其展开了以下研究,结果如下。(注: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 结果1:检测发现,甲植株中仅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喷施赤霉素后株高恢复正常;乙株各激素含量与野生型大致相等,喷施各种激素后株高都不能恢复正常。 结果2:将甲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F1全为正常,F1自交,F2表现型和比例为正常﹕矮生=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提出甲、乙的突变可能是染色体变异所致,请简述从细胞水平对此进行初步判断的思路。 (2)若证实甲、乙为基因突变所致,在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方法获得突变体,假设甲植株突变基因为a(A控制赤霉素的产生),乙植株突变基因为B(b基因控制植物激素受体的合成或合成途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只考虑甲、乙为纯合子情况下,将甲、乙植株杂交后得F1,F1自交得到F2,则: ①根据结果2判断,甲植株是由原来的____(显性/隐性)基因突变而来的。 ②甲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乙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F1表现为__________。 ③F2中表现型矮生﹕正常=_________,理论上F2矮生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