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
|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
|||||||||||||
|
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B. 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C. 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 D. 在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甲状腺、汗腺都是下丘脑神经调节的效应器
|
|
|
下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 阻断了部分Na+通道 B. 阻断了部分K+通道 C. 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 D. 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
|
|
|
如图中①~⑤表示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能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兴奋 B.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②上双向传导 C. ③和⑤往往包含多个突触 D. 切断④不影响感觉的形成
|
|
|
研究人员对某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血糖水平、体温、内环境pH值三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三项生理指标均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 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排汗增加以加强散热,有利于维持体温稳定 C. 三项生理指标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都直接参与了调节 D. HCO3—、HPO42-等离子对维持血浆pH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
|
|
下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 B. 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 C. 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D. 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
|
|
下列图示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 A. C.
|
|
|
一只突变型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是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 A. 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B. 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 C. 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 D. 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
|
|
|
下图表示利用二倍体西瓜(2N)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3N)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B. ②过程可能产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C. 图中只包含有两个不同的物种 D. 三倍体无子西瓜可能产生极少量可育的配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