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_(填“葡萄糖”、“乳酸”或“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右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4)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性。 (5)图甲示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通过该膜的方式______,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
|
|
|
图A、B、C、D分别是四类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图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K+ 在进入A细胞时,需要消耗细胞质基质以及[ ] _____提供的能量,表明K+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 (2)B图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______(填标号),观察A图⑤和B图中4两种细胞器时需染色的是[ ]______。 (3)图A、B、C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填标号),图A、B、C中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
|
|
为获取高性能碱性淀粉酶,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科研人员提供的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各列的字母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mL),并按表内要求完成操作。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表示颜色变化的深浅,“-”表示不变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表中的数值:A____________,C的颜色深浅程度____________(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种)。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试剂来检测生成物。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大的试管是____________。
|
|||||||||||||||||||||||||||||||||||||||||||||||||||
|
某多肽有30个氨基酸,其中含天门冬氨酸4个,分别位于第5、6、15、30位(见图);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30肽含有肽键29个 B. 该30肽至少含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为1个和5个 C. 肽酶X完仝作用后产生的多肽共含有氨某酸29个 D. 肽酶Y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比30肽多了4个
|
|
|
如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B点和I点,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 B.图中DE段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C.如果S1+S3+S5>S2+S4,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为负值 D.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CO2浓度
|
|
|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在热泉中的嗜热菌中提取了高温淀粉酶,有关高温淀粉酶的实验研究如下图所示(曲线①为相对酶活性,曲线②为残余酶活性)。(残余酶活性是指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然后在最适温度下测得酶活性。)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 B.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酶的最佳温度是30℃ C. 曲线②各数据点的数据是在80℃时测得的 D. 低于最适温度下保温不影响残余酶的活性
|
|
|
甲图中,A、B分别为培植于无色透明气球内、质量相等的某植物幼苗,气球可膨胀、收缩;其中B已死亡。气球内的培养液中均含CO2缓冲液(维持气球内CO2浓度不变);初始时指针指向正中零的位置。乙图为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灯泡到水面的距离与指针偏转格数的关系曲线,每次实验后指针复零。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指针将向右偏转 B.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c点的含义为O2释放量最大 C. ce段说明随灯光距离的增大,O2释放量减少 D. f点与a、b、c、d点的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同,但数值较小
|
|
|
为探索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无机盐的特点和关系,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幼苗.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种养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00%)中相应养分百分含量比较,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水稻吸收水、镁离子、硅离子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的特点是:V硅离子>V水〉V镁离子; ②番茄吸收水、镁离子、硅离子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的特点是:V硅离子>V水>V镁离子 ③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这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④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⑤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植物自身的遗传性有关; ⑥水稻和番茄从培养液中吸收Mg2+和Si4+需要叶绿体直接供能。 A. ②⑥ B. ①⑥ C. ②④ D. ①③⑥
|
|
|
下列有关“支架”或“骨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B.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C.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蛋白质 D.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
|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合成的膜蛋白在高尔基体中加工 B.水绵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淀粉 C.蓝藻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 D.酵母菌核基因的表达在细胞核中完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