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是指①②④构成的细胞外液环境 B. ①可以运输激素、气体、和代谢废物等 C. ②处液体增多会造成组织水肿 D. ②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
|
|
|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概念的最准确描述是( ) A. 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B.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
|
|
输液时常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剂来输送药物,主要原因是 ( ) A. 为患者补充水分 B. 为患者补充无机盐 C. 保持细胞外液的酸碱度 D. 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
|
|
|
下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鼠性状的改变,一定会很快引起该种群的进化 B. X表示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 Z表示生殖隔离,但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通过Z环节 D. 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
|
在非洲人群中,每10000人中有1人患囊性纤维原瘤,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健康夫妇生有一患病的孩子。此后,该夫妇感情破裂并离婚,该妇女与另一健康男性再婚,他们所生孩子,患此病的概率为( ) A. 1/202 B. 0或1/4 C. 1/200 D. 1/8
|
|
|
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I、Ⅱ、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B. 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量 C. Aa个体在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D. 在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
|
|
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中用作目的基因的运载体( ) A. 细菌质粒 B. 噬菌体 C. 动植物病毒 D. 细菌核区的DNA
|
|
|
下图为白色棉的培育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①的培育原理为基因突变 B. 过程②的培育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C. 过程③产生的子代可能出现三种表现型 D. 过程④产生的子代出现白色棉的概率为1/4
|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二倍体,骡体内含有同源染色体 B. 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 C. 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 D. 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纯合的二倍体
|
|
|
鱼鱗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X染色体上基因A(编码类固醇硫酸酯酶)的缺失或隐性突变、常染色体某基因显性突变都可能导致此病。图1为该病患者家系图(图示不存在近亲婚配),用基因探针方法检测,发现图中三个患者DNA中均含有基因A的某特定片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家系患者发病原因为常染色体基因显性突变或基因A的缺失 B. I2、II5能检测到与患者相同的基因A片段,Ⅲ2不能检测到 C. 如果Ⅱ5与Ⅱ6再生一男孩,该孩子患病概率为1/4 D. 若生育,建议Ⅲ2生女儿,Ⅲ4不需考虑子代性别因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