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 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 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 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
|
|
有关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B. 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5.67% C.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D. 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
|
|
|
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产生的变异个体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B. 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但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 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D. 共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
|
|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 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 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
|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种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B. 染色体变异不能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C. 生物突变类型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
|
|
|
图一表示在某时间段内玉米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其中甲~戊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相关物质,图二表示该玉米光合作用过程中,测得的CO2释放量和CO2吸收量,其中S1、S2分别表示相应的面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物质d表示______,过程丙进行的部位是______. (2)在过程甲~戊中,能产生ATP的有______,能产生气体的有______. (3)在图二中______点都有[H]产生,在图二中不进行图一中甲过程的点为______. (4)OX段,玉米共吸收的CO2为______(用S1、S2、S3表示);OB段,玉米固定的CO2为______(用S1、S2、S3表示).
|
|
|
下图甲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为该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请分析回答:
(1)图甲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段。 (2)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列顺序是_________。 (3)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时期是图甲中的________段,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时期(填字母);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之比是______。 (4)在动物细胞中,与结构2相当的物质是由______(细胞器)形成的。
|
|
|
如图是各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______ . (2)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①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 ______ 模型. (3)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膜破坏,再用 ______ 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 . (4)如果图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出现的结构是 _____(填标号). (5)构成图乙中2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______ ,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6)如果将一个活的图乙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KNO3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会先发生 ______ 现象.随着K+与NO3-通过 ______ (跨膜运输的方式)进入液泡,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出现 ______ 现象.
|
|
|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组。 (2)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组。 (3)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
|||||||||||||||||||||||
|
按基因的分离规律,一个基因型为AaBBCcDdeeFf的植株,形成的配子有几种() A. 4种 B. 6种 C. 16种 D. 32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