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某植物上栖息着以该植物为食的甲、乙两种昆虫和以乙昆虫为食的蜘蛛.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集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甲昆虫的种群密度

B. 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类型为化学信息

C. 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利用了物理信息

D. 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乙昆虫的天敌数量减少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  )

A. 图中b=h+c+d+e+f

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C. “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

D.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某稻田生态系统中生长的水稻、稗草、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卷叶螟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防治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 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可调整种间关系

C. 该稻田中的上述四种生物形成三个营养级

D. 除去稗草,可使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运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利用性引诱剂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B. 将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混种充分利用空间,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

C. 多为作物施用有机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以提高作物的产量

D. 可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

 

下列生命活动中,可“双向”进行的是(    )

A.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流动

B. 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 草原生态系统中狼和兔子间的信息传递

D. 内环境中组织液和淋巴间的物质转移

 

下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摄取量

粪便量

呼吸散失量

能量(J/hm2•a)

1.05×1010

3.50×109

4.55×109

 

 

A. 田鼠粪便量包含在其摄食量之中

B. 田鼠摄食量减去粪便量和呼吸散失量即为同化量

C. 田鼠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D. 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1.40×109(J/hm2•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我国的古代谚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螳螂大量捕食蝉,降低了蝉种群的丰富度

B. 黄雀和螳螂为捕食关系,黄雀处于第四营养级

C. 黄雀数量的变化,不会影响螳螂的环境容纳量

D. 可以用样方法调查黄雀的种群密度

 

某农家乐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是(  )

A. 通过人工遮光或补光,控制作物光周期,以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B. 通过播放音乐和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

C. 通过在田间释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D. 通过人工除草、灭虫、灭鼠,减少食物链,使能量流向有经济效益的部分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

B.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C. 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D. 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碱和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化学信息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兔摄食获得的化学能主要被分解者利用

C. ②/①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 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11056/62980) 首页 上一页 11051 11052 11053 11054 11055 11056 11057 11058 11059 11060 1106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