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3个图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处于图2中B→C段细胞包含图1所示细胞,图1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 B. 完成图2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3中d所示的情况 D. 图3中a可对应图2中的B→C段;图3中c对应图2中的A→B段
|
|
|
科学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过程:将三个边长分别为1cm、2cm、3cm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泡在NaOH溶液10min后取出,切成两半,每块NaOH扩散的深度如图中阴影所示(琼脂块中数据表示未被扩散部分的长度)。关于该实验及相关推论叙述正确的是
A. 本实验自变量是不同大小的琼脂块,因变量是NaOH进入琼脂块“细胞”的深度 B. NaOH在边长1cm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最大 C. 通过本模拟实验可说明,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 D. NaOH扩散进琼脂块的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
|
|
如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变 B. 若纵坐标表示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c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与a点相同 C.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 若纵坐标表示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
|
|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制片之前要通过漂洗洗去染料,便于显微镜下观察 ②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 ③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分散开,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 ④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最多 ⑤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⑥通过持续观察一个细胞,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③ D. ②④⑤
|
|
|
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统计后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得到如下曲线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 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C. 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D. c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
|
|
|
基因型为MM的绵羊有角,基因型为mm的绵羊有角,基因型为Mm的绵羊母羊无角,公羊有角。现有一头有角母羊生了一头无角小羊,这头无角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是 A. 雄性mm B. 雄性Mm C. 雌性Mm D. 雌性mm
|
|
|
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孩,这个女孩做了双眼皮手术后,与一单眼皮的男性婚配,请问他们所生的孩子 A. 有可能是双眼皮 B. 只能是单眼皮 C. 只能是双眼皮 D. 单眼皮、双眼皮的机率各占50%
|
|
|
红茉莉和白茉莉杂交,后代全是粉茉莉,粉茉莉自交,后代中红茉莉:粉茉莉:白茉莉=1:2: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茉莉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是不完全显性 B. 粉茉莉自交的结果不能用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解释 C. 亲本无论正交和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均相同 D. 粉茉莉与白茉莉测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茉莉
|
|
|
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步骤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解释现象→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定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让F1测交,结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接近1:1属于“检验推理” B.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解释现象” C.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提出假说” D. F1高茎自交产生F2植株中高茎和矮茎比为787:277属于“发现问题”
|
|
|
下列关于杂合子和纯合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 B. 纯合子的细胞中无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 C.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 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全都是杂合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