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 DdRr B. ddRR C. Ddrr D. ddRr
|
|
|
下列图解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 ③⑥ B. ④⑤ C. ④⑤⑥ D. ③④⑤⑥
|
|
|
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称味者(T)为显性,有人对苯硫脲没有味觉称味盲 (t);肤色正常(A)对白化(a)为显性。一对味者夫妇生了味盲白化的孩子,则夫妇基因型为 A. TTAa × TTAa B. TtAA × TtAa C. TtAa × TTAa D. TtAa × TtAa
|
|
|
测交是用F1与矮茎豌豆杂交。关于测交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后,预期了测交结果才进行杂交试验 B. 测交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去雄的操作 C. 测交不能用矮茎豌豆做母本 D. 测交过程中需要两次套纸袋的操作
|
|
|
孟德尔用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 A. 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 B. 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进行随机结合 C. 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发生分离 D. 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
|
|
家兔皮下白色脂肪对黄色脂肪为显性,将纯种白脂家兔和纯种黄脂家兔杂交生下仔兔喂含叶绿素饲料时,仔兔皮脂为黄色,否则为白色,这说明 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 表现型只与仔兔生活的环境有关
|
|
|
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群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 1/8 B. 7/16 C. 7/8 D. 9/16
|
|
|
下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请推测Ⅱ-2与Ⅱ-3这对夫妇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A. 1/4 B. 1/9 C. 1/18 D. 1/36
|
|
|
一株高茎豌豆自花传粉,F1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F1中全部高茎与F1矮茎进行杂交,则后代的性状表现比为 A. 5:3 B. 2:1 C. 6:1 D. 5:1
|
|
|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已知男方父亲是单眼皮,女方父母都是双眼皮,但其弟弟是单眼皮。理论上这对夫妇生出单眼皮孩子的概率是 A. 1/6 B. 5/6 C. 1/8 D. 7/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