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知豌豆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其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图,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A. 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
|
|
|
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多室对两室为显性,两对性状遗传时可自由组合。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类型的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 ) A. 7/8或5/8 B. 9/16或5/16 C. 3/8或5/8 D. 3/8
|
|
|
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二室(m)为显性,现将红果多室和红果二室番茄进行杂交,其后代表现类型及比例如图所示,请分析该图找出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
A. RrMm、Rrmm B. RrMm、RRmm C. RRMm、Rrmm D. RrMM、Rrmm
|
|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杂交,得F2种子556粒(以560粒计算)。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遗传因子组成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
|
蛇的黑斑与黄斑是一对相对性状,现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 黄斑是隐性性状 C. 甲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D. 乙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
|
|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七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发现在每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D.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
|
|
隐性性状是指( ) A. 杂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B. 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C. 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 杂种自交后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
|
|
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中( ) A. 所有的统计结果都等于3:1 B. 统计的样本足够大时才符合3:1 C. 性状按3:1的比例出现 D. 统计的样本越小越接近3:1
|
|
|
关系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的分离 B. 杂合体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C. 纯合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D. 杂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
|
|
大豆的紫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①和③ D. ②和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