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以下对于胚胎分割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胚胎分割移植可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新个体

②内细胞团一般到囊胚才出现,胚胎分割时最好将其均等分割,移植成功率才高

③只能对囊胚期细胞进行分割

④不仅内细胞团要均等分割,滋养层也要均等分割,否则不易成功

⑤胚胎分割移植属于有性生殖

⑥胚胎分割次数越多,产生的新个体也越多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下列生物工程技术中,一定要来自同一个物种的是(    )

①核移植中细胞核和细胞质来源          

②动物细胞融合中的两个细胞 

③牛胚胎移植中胚胎的供体与受体        

④植物体细胞杂交中两个体细胞

A. ①②③④    B.     C. ①②③    D. ②③

 

下面是科学家设计的快速繁殖良种奶牛的两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试管牛E和克隆牛G的培育过程中都必须用到胚胎移植技术

B. 为了获得更多的卵细胞需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良种母牛B

C. 良种母牛B与良种公牛C杂交后代的遗传信息与克隆牛G的相同

D. 要培育高产奶率的转基因牛,则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

 

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领导的实验室在世界著名学术杂志《细胞》上率先报道了iPS的研究.他们把Oct3/4、Sox2、c-Myc和Klf4这四种转录因子引入小鼠胚胎或皮肤纤维母细胞,发现可诱导其发生转化,产生的iPS细胞在形态、基因和蛋白表达、表观遗传修饰状态、细胞倍增能力、分化能力等都与胚胎干细胞极为相似.从理论角度而言,下列有关iPS细胞说法不正确的是

A. iPS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B. iPS细胞在功能上具有细胞的全能性,即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的细胞

C. iPS细胞可能用于治疗人类因细胞坏死或退化而导致的某些顽症

D. iPS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维持增殖而不发生分化

 

某研究者利用细胞工程制备抗A的单克隆抗体。先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白兔(X、Y和Z),每只小白兔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白兔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制备B淋巴细胞时,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 000以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抗原A注入小白兔体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B. 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第五次免疫后的Y小白兔

C. 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融合必需使用灭活的病毒进行促融

D. 融合细胞需经两次筛选才可获得只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如图所示,a、b、c 表示现代工程技术,①、②、③表示其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是核移植技术,①反映了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B. c可以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③为获得的单克隆抗体

C. ①②③中作为受体的动物品种是珍稀的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

D. 若 b 是试管动物技术,则②为良种家畜快速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能

 

下图中甲、乙、丙代表的是某种结构或物质,下列叙述与图示不符的是

A. 若甲乙丙分别表示二倍体植株、花药、单倍体苗,则丙一般含有一个染色体组,③可表示秋水仙素处理

B. 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根尖、愈伤组织、植物体,则①②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

C. 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抗原、B细胞、浆细胞,则①需要糖被的参与,②表示细胞增殖和分化,③表示抗体

D. 若甲乙丙分别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则①为促甲状腺激素,③表示激素的反馈调节作用

 

32P 标记玉米体细胞(含 20 条染色体)的 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 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和分化,并最终形成完整的玉米植株。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所使用培养基中通常需要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B. 由于玉米是自养生物,因此培养基中可不加有机物成分

C. 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40 条和 5 条,则该 细胞可能处于第三次分裂的后期

D. 形成玉米植株过程中,细胞发生分化,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下列有关核移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卵母细胞最好选择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

B. 胚胎核移植难度明显高于体细胞核移植

C. 供体细胞应选择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D.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

 

“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储藏等优点。如图是“白菜—甘蓝”的杂交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除去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可运用的酶是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果胶酶

B. 通常可诱导上述原生质体相互融合的方法是PEG和灭活的病毒诱导

C. 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诱导产生了新的细胞壁

D. 愈伤组织形成“白菜—甘蓝”植物体必须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10740/62980) 首页 上一页 10735 10736 10737 10738 10739 10740 10741 10742 10743 10744 1074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