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C.增强实力,对外扩张           D.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果实。”这反映了阿里改革的措施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保护民族工业

C.发展机器生产            D.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近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这里的“灭弄权之骁骑”是指

A.消灭了马木路克集团           B.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C.击退了英法殖民者的侵略       D.镇压了开罗人民的三次起义

 

右图反映的是11世纪著名的“卡诺莎之辱”。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④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一观点反映了加尔文

A.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B.首次挑战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

C.用预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    D.主张没收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以及财产

 

从思想上为欧洲宗教改革奠定基础的有

①宗教“异端”思想的盛行        ②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③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A.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

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        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下列哪些是由于北宋过分加强中央集权所带来的结果

①官僚机构庞大,行政效率低下     ②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大

③兵将配合不力,战斗力下降       ④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右图是北魏孝文帝画像,你从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任用汉族地主           ②推行三长制

③胡汉服装融合           ④接受汉族文化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B.北宋统治下的洛阳呈现繁荣景象

C.唐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6565/68464) 首页 上一页 66560 66561 66562 66563 66564 66565 66566 66567 66568 66569 6657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