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下图是二战后某体系两大组织的图标,该体系的产生说明(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欧洲经济中心的地位开始动摇     B美国最终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C苏联和美国对峙局面最终形成了   D世界经济从此开始进入有序时代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关于漫画《小泉美梦》,四位同学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甲:日本“入常”希望获得美国的经济支持

乙:小泉前首相认为日本“入常”无障碍

丙:日本“入常”的前提条件是经济的崛起与腾飞

丁:日本经济腾飞主要借助于二战后美国的支持

其中符合史实,观点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资源因素    B市场因素    C理论因素    D劳动力因素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指出从唐到宋,中国进入到一个彻底削平封建割据和贵族势力的“君主——平民”二元结构时代,平民力最开始得到培植。支持“平民崛起”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是(  )

①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③租佃关系的出现④文学、艺术等方面世俗文化兴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当代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散、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作相对较高的评价(  )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B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C1953——18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美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一战的爆发促进了山东地区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外国殖民者的在华势力

C美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D山东华北一带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人民不惜为它而解囊”。这是19世纪初英国媒体对铁路兴起的报道。以下历史现象中,同时得到舆论、政府、民间几方面支持的是(  )

A西欧的新航路开辟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于发展

C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D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继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

A社会市场对此其需求量较大  B明朝统治者生活日益腐化

C全国瓷器主要来源于江西    D江西制瓷工艺水平相对较高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3899/68464) 首页 上一页 63894 63895 63896 63897 63898 63899 63900 63901 63902 63903 6390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