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1893年之后出现了长达l0年的大规模企业兼并浪潮。仅1898年就有1208家公司被吞并,股票交易所市场的形成,使的工业股票可以上市交易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1900年美国制造业中雇佣人数在500—1000人之间的工厂有1063家,6000—8000人的工厂11家。“企业兼并浪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B.第二次T业革命的推动 C.股票交易市场的建立 D.跨国公司的建立
|
|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 A.体现了三权分立思想 B.为了平衡南北双方利益 C.实践了自然法精神 D.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
|
孟德斯鸠说“当今的政治家们同我们谈论的仅仅是工艺、贸易、财富……在这样的社会中占上风的不是作为民主政体的品德,而是所有人的野心和贪婪,占有的欲望到处蔓延,公共的财富变成了私有财产”。据此孟德斯鸠构思的政治体制的核心是 A.“制约和平衡” B.“分权” C.“以人文本” D.“集权”
|
|
深圳就是这场革命的象征,仅仅用了20多年他就由中世纪跨越到了21世纪,……过去的小广场建立起了加利福尼亚风格的商业中心和大学校园,在中国象深圳这样的城市不是很多,但增长很快,“工业革命”正逐渐向全国扩展,其扩张速度远远超过了l8世纪的英国和l9世纪的美国。材料中的“工业革命” A.开始于洋务运动 B.以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 C.打破了新中国初期外交孤立状态 D.使中国国家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
|
解放前夕,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占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80%,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固定资产的80%,官僚资本不仅控制着重工业,而且还控制着轻工业、金融业、公路、铁路……新中国成立后,到l949年底共没收官僚资本2858个,之后进行改造。下列对没收官僚资本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内容 B.使新政权掌握了同家经济命脉 C.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
|
1913年荣氏兄弟出资4万元与人合资创办福新面粉厂,到1919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有8家,分布在上海、无锡、汉口等地,各厂面粉畅销全国,其“兵船”牌面粉远销海外,荣氏兄弟成为名副其实的“面粉大王”。可见荣氏兄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抓住了有利时机 B.经验丰富,策略得当 C.充分利用了中国资源 D.实践墨家“重义重利”思想
|
|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l5个,l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建交热潮的出现,为中国走近世界和世界走进中国提供了前提。其主要说明 A.第三次建交热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中日、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 C.第三次建交热潮的出现有利于世界和平 D.第三次建交热潮为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前提
|
|
继承了“民国的政府官员,不管他们是大总统,是内阁总理,是各部总长,我们都可以把他当作汽车夫”,“或者当作看门的巡捕,或者是弄饭的厨子,或者是诊病的医生,或者是做屋的木匠,或者是做衣的裁缝。”孙中山这一思想 A.体现了“主权在民”观点 B.实践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C.继承了墨家民本思想 D.深受十月革命影响
|
|
据l872年,时人记云:“洋人租界地方,熙来攘往,击毂摩肩,商贾如云,繁盛甲于他处。”许多人离乡背井,来到此地,目的就是寻找从商谋生的职业,于是出现了士庶男女纷纷弃学弃农,援亲托友,流人上海,争趋从商。群趋从商成为此地人们的择业时尚。由此可见 A.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B.在外力冲击下,沿海商品经济繁荣 C.民族危机加深,人口流动加快 D.清政府鼓励经商,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
|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贼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家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王夫之这一思想的出现 A.继承发展了西方启蒙思想 B.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与当时新型经济成分的诞生发展有关 D.标志着中国哲学达到顶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