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英国社会史》中写道:“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英国18世纪前期的社会状况

B.科技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C.机器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D.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顾准曾说:“唯一行得通的办法,是使行政权不得成为独占的,是有人在旁边‘觊觎’的,而且这种‘觊觎’是合法的,决定‘觊觎,者能否达到取而代之的,不是谁掌握的武装力量比谁大。”符合他的理念的政治体制或政策是  (    )

A.君主专制     B.恐怖政策     C.军事独裁     D.民主宪政

 

法国1791年宪法颁布后,普奥联军司令布伦瑞克威胁说,如果法国国王受到侵犯,革命者将受到报复。其目的主要是   (    )

A.恢复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      B.推翻雅各宾派的统治

C.侵占法国领土                D.为德意志统一扫清道路

 

1937年后,重庆的卷烟厂应运而生,迅速发展,逐渐占据了外国厂商生产的卷烟和国产外地烟在重庆的市场。重庆卷烟厂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

A.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抵制日货     B.抗日战争造成重庆交通不畅

C.民族企业获得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D.抗战前线将士需求大增

 

“罗霄山脉的中段,有一座雄伟的高山……你是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史上,在歌词中涉及的地区    (    )

A.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开始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D.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浙江大学教授高力克说:“中国启蒙的深层动力正是‘救亡’,与欧洲人文主义式启蒙相比,中国启蒙毋宁说是一种落后民族寻求富强之道的‘救亡型启蒙’。”下列事件或理论成果不符合“救亡型启蒙”的是   (    )

A.洋务运动     B.维新思想     C.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

 

鸦片战争后的一段时期,西方对华输出的商品滞销。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认为原因在于中国通商口岸开放太少。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  (    )

①中国市场开放程度较低 ②中国当时社会动荡,人民购买力较低

③中国政府公开抵制外国商品 ④中国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写道:“八百里兮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根据当时社会背景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当时经济凋敝       B.表达了作者恢复中原的愿望

C.当时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D.反映了当时社会治安混乱

 

白寿彝指出:“直到晚唐五代时期,火药才被作为自觉的和有意识的研究对象。”这一转变的主要推动因素是   (    )

A.古代中国政府对科技理论的重视     B.战争的需要

C.人们对火药基本性质的了解         D.对外交流的发展

 

《剑桥中国秦汉史》指出:“在内战的过程中,一批刘邦的盟友已经取得了帝国之前的列国的某些领土,并自己称王。刘邦已经承认了他们;这时他被公认为皇帝,如果他希望保持他们的支持,他就不能立刻剥夺他们艰苦赢得的成果。”这表明汉高祖分封异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    )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亡教训,应封王拱卫中央

C.王朝建立初期力量较弱,封王以稳固统治

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3875/68464) 首页 上一页 63870 63871 63872 63873 63874 63875 63876 63877 63878 63879 6388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