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957年——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B 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C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结束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坚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模式

B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用资本主义经济战胜社会主义

 

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20世纪60年代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

A 苏联工人的自由快乐;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B 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C 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D 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斯大林模式的典型特征是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③实行市场调节的指导性计划经济 ④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的基础是

A 生产力的提高                   B 工人的罢工斗争

C 国家政府的优惠政策             D 政府为缓和矛盾的需要

 

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调整经济的措施中,不属于凯恩斯主义内容的是

A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B 制定经济计划,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C 扩大政府开支,实行政府直接采购和税收等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D 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A 实行社会救济                   B 兴办公共工程

C 调整农业政策                   D 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C 在经济领域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D 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的直接因素是

A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 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C 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3878/68464) 首页 上一页 63873 63874 63875 63876 63877 63878 63879 63880 63881 63882 6388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