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唐代吴兢所撰《贞观政要·论封建》记载:“贞观十一年,太宗以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罢诸侯,二世而灭……封建亲贤,当是子孙长久之道”,对这则史料评述正确的是

A.唐太宗认为实行分封制是西周统治长久的原因之一

B.唐太宗认为秦帝王暴政是秦亡的重要原因 

 C.唐太宗对实行分封制持批评态度

D.唐太宗所论“封建”指的是郡县制度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950年2月,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政府“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其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这个战略的核心……。

——张清敏《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

材料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四  内政决定外交。随着国内_______,相应地要求外交战略进行调整,……改变长期奉行的“以政治划线”的外交思维,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对外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目的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确。……

——郭伟伟《新中国外交六十年——从创立走向辉煌》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什么外交方针?(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方针制定的出发点。(2分)

(2)材料二中“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是指什么?(2分)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什么“作为”?(2分)

(3)理解材料四,用最切合的一句话填充材料中空格部分。(2分)

(4)材料一、四,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思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决定这种变化的核心因素是什么?(2分)

 

17世纪以来,有关克伦威尔的著作,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卷帙浩繁的著作,不但内容广泛,而且思想差异很大,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更是褒贬臧否,应有尽有,可以说是千差万别。

材料一  许多评论家指责他(克伦威尔)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

——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二  “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 ”“他是兼罗伯斯比尔与拿破仑于一身”

——恩格斯

材料三  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活动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丘吉尔《英国民族的历史》

材料四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奇·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五  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

材料六  克伦威尔处死国王及建立共和国完全是处于人民的压力下不得已才实行的,而其后来进行军事独裁统治才是其政治目的。

——纳萨尔尼·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七  “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 而只图填个人欲壑,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英国史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侧记[J].世界历史.1982年06期

1.据材料一到四可以看出,当今国内外史学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在哪些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分歧?(4分)

2.你怎样看待材料五到七对克伦威尔的评价。(2分)作为后人,我们该如何评价前人的千秋功过?(2分)

3. 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你如何认识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与资产阶级民主之间的关系?(2分)

 

(10分)19世纪60~70年代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开始了俄国改革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统治阶级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以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追赶西方的重大举措,它把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推进到新的阶段,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当代人不无理由地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二 1861年2月 19 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民改革宣言和 19个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庄严宣告度除农奴制度,具体规定了农民摆脱农奴依附关系的条件。

    1864年1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关于省和县地方自治机构法令》,开始了地方自治机构的改革。

1863年 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1864年6月 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

1864年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

1870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城市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废除等级原则,建立无等级的城市自治机关,即由选举产生的城市杜马(议会)。

1873年1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由陆军大臣米留京起草的《全国义务兵役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全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三 1864年的第三项改革是制定了设立“人民”小学的法律.这类学校可以由私人或公共团体创办。在地方自治会的教育委员会的管理下,它们将提供“实用的”教育,以俄语为唯一的教学语言,即使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如此。另外实行中学的新体制,名义上废除了入学的阶级限制。并按照欧洲通常的办法分为“语法”学校和“现代”(以学习自然科学为主)学校。

——(英)伯里《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根据1864年法令,内务大臣和省长有权中止“凡与法律和国家利益相抵触” 的地方自治会议通过的决议。从1866年起,政府开始通过立法限制地方自治局的活动。内务部和参政院颁布了一系列通告和“解释”,授权各省长拒绝批准他们认为“不可靠” 的地方自治局选举出来的领导人,使地方自治局的职员完全处在政府机构的控制下。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为什么在史学家的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改革”?(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分析俄国在教育上的改革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二、四,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亚历山大二世在地方自治方面的改革。(4分)

 

"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现在,更是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列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①"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③"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近者悦,远者来。"

材料二: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人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并为达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则,确立立法,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用是发愤立志,务当同心协力,以竟厥功。

——《联合国宪章·序言》

问题:

(1) 材料一中的①②思想家的言论代表哪一学派? (1分)试结合材料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涵。(3分)

 (2)材料二所主张的基本信念是什么? (2分)其中传达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有何异同?  (4分)

 (3)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为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试举两例说明(2分)

 

材料一   在拿破仑的灵柩穿过凯旋门45年之后的1885年,这个似乎是专为武士建造的凯旋门下,第一次举行了一位作家的葬礼。这位作家就是维克多·雨果。这一天,举国哀悼。也许,这是大革命以来,法国人民第一次全体静默,第一次有机会共同反省和思索,在雨果的一部部作品中,站在最受瞩目位置的,是弱者,是没有阶级、地位、血缘、道德等任何附加条件的弱者。他把社会如何对待弱者作为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标志,放在了世界面前。45年前,巴黎人倾城而出为其送行。经过凯旋门下的,还是一个站在云端的“伟人”;45年后,他们相随送过凯旋门的,是为法国所有弱者呐喊的一个作家。几千年欧洲文明的积累,才最后在法国完成这样一个转变。从这一天起,法国人终于明白,不是因为有了拿破仑,而是因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

——摘自《从拿破仑回归雨果》

材料二   从18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地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

                                                          ——人民版《历史》必修3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一部雨果的作品,指出其属于哪一种文学艺术流派。2分

2.结合近现代史说说法国是如何完成从崇尚专制武力到追求民主和谐这一伟大转变,使法国得救的?2分

3.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4分

4.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谈一谈你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的看法。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因素。……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

    材料二 (新政)所谓“新”,指的是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竟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

——引自《自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材料三  中国的主体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邓小平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否赞同材料一中布哈林的观点?结合苏联(俄)早期历史实践说明之。(3分)

(2)材料二指什么史实?其实质和特点是什么?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何深远影响?(4分)

(3)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简要说明材料三中邓小平的思想。(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4分)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各省代表选举之,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以一票为限。

第二条  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

第三条  临时大总统有统率陆海军之权。

第四条  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同意,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之权。

第五条  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兼任免文武职员,但制定官制及任免国务各员及外交专使,须得参议院同意。

第六条  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同意,有设立临时中央审判所之权。

——摘自《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第一章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仅实业部即在不足4个月的时间内,办理申请注册新式企业及有关实业的事项41起。所涉及的范围,几乎包括工、交、商、矿、农、林、渔、牧等各个方面……据英国领事1912年的长沙商务报告记载:“自辛亥革命以来,发起工厂企业者得到很大的动力,几乎每天都有新公司注册。”

——摘自《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

   材料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下令剪辫子,形成一股强大的剪辫运动的社会潮流,被人们称为“辫子革命”。首先在军、警、政、学等界基本上实行了剪辫,有的地方群众也形成了大规模的剪辫运动……各地出现了一系列强制剪辫及因此而起的冲突,军、警或少数热心剪辫者,沿途设卡,强制剪辫。有的地方群众则公开反抗,如山东烟台就发生因强制剪辫而引起的罢市风潮,大多数地方的群众,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剪辫。有的人想办法来保存发辫。……到1917年,“民国成立,于今六载,南方人民久已将辫发剪除净绝,间有垂乘拖豚尾者,亦千百人中之一、二耳。”

——摘自《孙中山与中国社会的变迁》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南京临时政府实行的是何种政体?(2分)与世界上哪个国家政体最为相似?(1分)

(2)材料二说“辛亥革命以来,发起工厂企业者得到很大的动力”。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4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剪辫运动”的实质。为什么辛亥革命会涉及移风易俗?(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文明史的角度,简析辛亥革命的意义。(3分)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一:当今世界“四流企业卖力气,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这里的标准实质就是规则。

材料二: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1)根据材料一可知,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由谁掌握?为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3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 (4分)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三流、四流企业”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2分)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开放各国市场,消除贸易壁垒,推动和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国际社会一直在做坚持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联邦、中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认识到在处理它们在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稳定增长、实现世界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以及扩大货物的生产和交换为目的,期望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安排,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从而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出贡献。

——节选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材料二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目前,世贸组织的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

世贸组织的基本职能有:管理和执行共同构成世贸组织的多边及诸边贸易协定;作为多边贸易谈判的讲坛;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监督各成员贸易政策,并与其它同制订全球经济政策有关的国际机构进行合作。世贸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节选自《世贸组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成立关贸总协定的原因。2分

2.关贸总协定成立后,有没有实现其初衷?为什么?3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异同。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贸组织的作用。3分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3786/68464) 首页 上一页 63781 63782 63783 63784 63785 63786 63787 63788 63789 63790 6379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