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材料一   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由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其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

 (1)二战后,美国以世界霸主自居。为什么此时美国能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3分)

(2)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其基本倾向在于收缩美国的海外势力,收缩的重点是亚洲。那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亚太地区收缩力量的表现。2分

材料二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3)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1分)

(4)“‘冷战’结束后,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为什么?(3分)

 

2009年9月29日,中日韩三国外长在上海举行了有关朝核及东亚共同体议题的会议。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儿玉和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东亚共同体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梦想,……理想状态是,这个共同体应该是综合性的,不仅讨论政治问题或者经济问题,安全问题也可以在共同体框架内讨论。”目前,与理想中的东亚共同体性质相似的区域性集团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欧洲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合组织

 

中国画里面,与《日出·印象》在表现手法上不同,但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A.《女史箴图》   B.《游春图》

C.《清明上河图》 D.《墨梅图》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耶林格认为罗马法律对世界的征服最为持久的理由是①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奠定了基础②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③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④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

C. ①③      D.③④

 

19世纪末,外国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在介绍欧洲社会主义时,第一次向中国人披露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和一些留日学生,也开始零星、片段地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孙中山也曾发表演讲,称赞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但是,当时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在中国传播开来。主要是由于

A.俄国十月革命还没有爆发              B..没有五四运动的有力推动

C.没有新文化运动创造的有利条件        D..缺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该文两万多字,分两期连载,初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历史论(唯物史观)、经济论(政治经济学)和政策论(科学社会主义),并指出这三部分是不可分割的,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该文”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梁启超说:“我国人无论治何种学问,皆含有主观的作用,从不肯为历史而治历史,而必侈悬一更高更美之目的,如‘明道’、‘经世’等。一切史迹则以供吾目的之刍狗(轻贱的工具),其结果必至强史以就我,而史家之信用乃坠地。”这一段话的意思包括

①肯定传统史学的价值与意义,认为应该加以发扬光大

②抨击讲求褒贬笔法的传统史学

③赞同道德作为历史判断的依据

④作史者应裁抑主观而忠于客观,以史为目的而不以之为手段

⑤认为传统史学有严重的缺点,应该加以改革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但是,罗斯福新政的某些措施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使国际关系日趋恶化。这项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实行美元贬值

C.规定价格水平    D.发放紧急救济金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扼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

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新局面的出现”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建设时期 

C.文革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3787/68464) 首页 上一页 63782 63783 63784 63785 63786 63787 63788 63789 63790 63791 6379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