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沿岸出现了许多山陕会馆。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会馆是政府设立的管理商业贸易的税务场所 B.会馆的出现是各地政府重视商业贸易的表现 C.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贾交际聚会的重要场所 D.会馆是政府设立的处理商人与政府关系的机构
|
|
在晚清像李鸿章、袁世凯那样的重臣均非科举出身,另一方面像张謇这样中了状元也不做官,而是经商办实业。反映了 ( ) A.科举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不能培养实用人才 B.清朝从根本上改变了用官制度 C.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 D.读书人放弃科举考试
|
|
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 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 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 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 )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
|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①行省制 ②州郡县制 ③郡县制 ④道州县制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
|
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冶不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
|
下列措施不属于削弱相权的是 ( ) A.秦朝实行九卿制度 B.汉武帝设置中朝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D.宋朝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
|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
|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