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
|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材料说明民族工业发展的另一障碍来自于 A.地主阶级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官僚资本
|
|
阅读右表《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以下对表格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茶、丝加工水平高,竞争力强 B.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C.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呈现增长的趋势 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
|||||||||||||
1947年,上海五家印制钞票的印刷厂一分钟印制1600万元的纸币,日夜赶制仍不能满足需要。后来,国民政府只好发行10万元的大钞。这给民族工业带来的影响是 A.提供了更多的民族资本 B.使民族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C减轻了官僚资本的压迫 D.使民族工业遭到了致命打击
|
|
某同学在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收集到右边的图表,它不适合于研究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B.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状况 C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 D.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
|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材料反映了 A.洋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新技术 B.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束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D.本国官府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束缚
|
|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的推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
|
让我们根据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归类。以下人物活动与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可归于同类型的是 A.李鸿章 B.陈独秀 C.张謇 D.梁启超
|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于 A.19世纪70年代前后 B.甲午战争后 C.辛亥革命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
|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