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改革都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B. 与革命不同,改革是温和的,不会发生新旧势力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 C. 与革命相同,改革也是牵引人类社会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重要动因 D. 成功的改革通常由统治者“自上而下”发动,和“自下而上”的呼声与支持无关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右图是一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火柴火花。 材料二: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中的火花商标,思考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背景和动力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黄金时代”指什么时间?为什么那个时代会“转瞬即逝”?
(3)在你看来,那个时代中国民族经济要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有何特点?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张裕酿酒公司在1892—1941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
材料二:清朝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和朝廷要员王文韶亲自签署张裕酿酒公司的营业执照。奥国驻烟台领事官巴保男爵持有奥匈帝国颁发的酿酒证书,他主持酿制的高月白兰地、夜光杯、琼瑶浆等十五种产品工艺各异,个性鲜明,很快风靡一时。巴保在张裕酿酒公司一直工作了十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奉命回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材料二,张裕酿酒公司的生产经营有什么特点?
(2)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里,张裕酿酒公司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3)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张裕酿酒公司的发展状况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还有什么因素阻碍它的发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杭州……桑麻遍地,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赵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缯布者,必走浙之东也。 毅阉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纻布(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到二十余。商贾所获者,常满户外,尚有能应。自是家业大饶。 ——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二 迨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居少。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三 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现象?材料一反映的杭州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三中的“末”和“本”各指什么?作者用这个词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
(3)在对外贸易方面,明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上述思想?这些政策有什么重大危害?
(4)材料三中“游手趁食者”指什么人?你如何看待这一种人?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铁锄 牛耕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面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始于何时?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这种基本模式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归纳这种模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
|
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知名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A.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清政府的压制
|
|
“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 ) A.1853—1863 B.1885—1895 C.1912—1922 A.1937—1947
|
|
阳光卫视2007年7月16日开始播出的52集大型系列片《百年商海》,第5集播出了《首家华侨缫丝厂陈启源和继昌隆》。在介绍继昌隆成立的原因时,一定会提到( ) ①洋务运动的诱导 ②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大量引进外国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
|
|
最早投资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 ) A.商人、地主、买办、华侨、官僚 B.洋务派官僚和商人 C.手工工场主和地主 D.商人和高利贷者
|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在民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C.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比较少 D.绝大部分的缫丝等轻工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