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讲自己或某个人是跑跑龙套的。“龙套”在早期京剧中指的是( ) A. 一种角色的行当 B. 京剧的一支小流派 C. 一种用于和声的唱腔 D. 一批专门给人化装或后台服务的人
|
|
《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 A. 《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 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 C.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D. 《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
|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下列关于苏轼在“词”领域贡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他以切身感受和市井风光入词,其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 B. 他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C. 其词清新俊逸,意境丰富,开豪放词派之先河 D. 其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具有浪漫色彩,至今广为流传
|
|
中国古代文化构成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 A. 王羲之所擅长的行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 B. 苏轼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C. “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是对元曲浪漫主义风格的表述 D. 京剧于乾隆年间正式形成,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
|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
|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 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 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 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 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
|
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之责焉耳矣.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君主国家与民族的兴亡含义不同 B. 改朝换代只与既得利益集团有关 C. 由于阶级属性不同,君臣与老百姓在民族兴亡问题上是对立的 D. 顾炎武具有民主思想
|
|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
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 A. 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 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 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
|
《管子》“饮食有量,衣服有制,宫室有度,六畜人徒有数,舟车陈器有禁……”这种规定的实质是 A. 划分阶级关系 B. 维护生活秩序 C. 处理人际关系 D. 维护等级差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