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 雅典没有不参政的男人         B. 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利益

C. 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D. 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

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这明显地体现出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

A.皇权高度加强                B.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的结合

C.皇权制度与神权制度的结合    D.以官僚体系为工具的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形成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C.随堂实行科举制度            D.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6ec8aac122bd4f6e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官僚政治体制开始形成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为相便于皇帝限制相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汉武帝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恢复西周旧制完善地方管理         B.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C.施恩诸侯子弟强化血族宗亲         D.控制官吏任免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通过中央集权管理,于是采用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中外朝制度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度     D.郡县制

 

隋唐时期与汉朝、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相比较,其进步作用除了更有利于“唯才是用”之外,对于当时社会的意义还在于

A.有利于农民通过考试而入仕         B.有利于豪强地主巩固统治地位

C.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D.有利于限制军事集团操纵政权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2132/68464) 首页 上一页 62127 62128 62129 62130 62131 62132 62133 62134 62135 62136 6213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