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1917年,这段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诏书说明( ) A.二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 B.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C.沙皇专制体制未发生丝毫本质变化 D.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
|
|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就是( ) A.社会契约B.思想的自由 C.主权在民D.人身的自由
|
|
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曾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意即人类文明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少数两三个地区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每个民族都应该谨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判断自己到底是与“世界时间”同行还是被远远抛弃在外面。根据这个说法( ) A.罗马法是古罗马处于“世界时间”中的重要标志 B.英国从文艺复兴开始跻身到了“世界时间”当中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一直处于“世界时间”之中 D.改革开放和国力增强使中国再度回归“世界时间”
|
|
到1987年,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GDP由1980年的7.02亿元,增长到34.04亿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87%上升到了21.34%。对此,《上海通史》认为,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制度释放”的具体表现有(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③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④浦东的开发开放 A.②③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
|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 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
|
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 ) 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B.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挑起内战 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
|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胡适在1919年发表的《“新思潮”的意义》中说:“……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故胡适倡导“整理国故”运动。这表明胡适( ) A.对传统思想文化完全否定 B.与新文化运动的宗旨背道而驰 C.反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 D.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
|
对中国古代书法,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总结,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 ) A.“晋人尚韵”从本质上体现了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 B.“唐人尚法”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C.“宋人尚意”是城市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们矛盾心理的反映 D.“元明尚态”为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
|
|
刘石吉在《近代城镇手艺工人抗议形态的演变》一文中指出:晚明农民运动掀起的前夕,大规模的城市民变已在全国各处展开。这些民变主要集中于长江下游手工业最发达地区的苏州、松江、杭州、江宁、常熟、景德镇,也见之于武汉、临清、福州、广州各地。……这些民变的矛头,主要是对着当时朝廷所派至各地横征暴敛的矿监税使。材料可用来研究( ) A.晚明农民运动B.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C.晚明经济结构的变动D.晚明商业市镇的崛起
|
|
“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庞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这表明( ) A.君主权力被削弱B.用人机制较完善 C.宦官专权已出现D.行政规则受干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