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

A.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设立经济特区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开展国企改革

 

下表“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第一次出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C.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D.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79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草案》中的“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改为“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材料表明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国情    B. 经济体制改革在争议中探索

C. 包产到户不被民众认可    D. 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

 

有学者要评论建国初期的某经济政策时说,它“为私人资本的消亡设计了一个‘退出通道’,它意味着产权改造的实质完成。”材料中的“退出通道”

A. 建立了国营经济体系    B. 实现了生产资料变革

C. 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D. 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时间

1937.8——1938.2

1938.7——1938.10

1938.12——1940.7

迁移方向

上海→武汉

武汉→宜昌

宜昌→川渝等地

内迁企业数量

121家

304家

448家

 

 

A. 企业内迁与战局发展直接相关

B. 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迅速发展壮大

C. 西南地区是中国抗战时期的大后方

D. 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因此发生改变

 

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A. 千呼万唤始出来    B. 小荷才露尖尖角

C. 无可奈何花落去    D. 忽如一夜春风来

 

洋务派是域外城市文明的感知者,同时也扮演着清王朝这个封建王朝的掘墓人。故有论者讥讽洋务派实际上是“种豆得瓜”。这里“种豆得瓜”的本质含义是指洋务运动

A. 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 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872年,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在广东简村乡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都)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此材料可以印证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 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    B. 手工业生产方式日趋流行

C. 近代工业企业体系的完备    D. 遭到旧习俗、旧观念的抵制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这段材料表明此时中国

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 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D. 社会习俗逐渐西化

 

观察下面关于美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的是

A. 垄断组织的产生    B. 石油行业竞争激烈

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3989/68464) 首页 上一页 43984 43985 43986 43987 43988 43989 43990 43991 43992 43993 4399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