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农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 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B. 赫鲁晓夫改革在经济建设上急功冒进

C. 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D. 赫鲁晓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对莫斯科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他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下列属于日记中“目前这些政策”的是

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交纳固定粮食税

C. 推行农业集体化    D. 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1921年的五一劳动节,正巧与基督教复活节同日。正在苏俄考察的瞿秋白,当晚写道:“今天在我们这里吃过节饭……肉是市场上买的,新鲜哟。”这反映了当时苏俄

A. 以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

B. 允许私人兴办中小企业,发展贸易

C. 实行了按劳动分配日用生活品

D. 废除了实物配给制,允许产品交换

 

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A. 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B.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D. 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战争回忆录》中说:“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电力、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这表明戴高乐主张

A. 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 以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C. 废除私有制,实现国有化    D.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罗斯福执政后,哪些政策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的利益

①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②调整农业

③复兴工业

④“以工代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右面柱状图,指出该地区外贸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海成为首批对外开放的城市

B. 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浦东进一步开发开放的推动

 

下表反映了1978年和200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78年和200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类型济工业

1978

77.6

22.4

2009

34.3

8.3

29.6

27.8

 

 

A. 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 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C. 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

A. 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    B. 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 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 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1959年10月1日,参加国庆10周年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产生这种“狂热”的主要原因是

A.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左”倾错误的影响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3944/68464) 首页 上一页 43939 43940 43941 43942 43943 43944 43945 43946 43947 43948 4394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