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话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因为没有人会曾经预料到这一点。相反,人们倒曾希望列宁的归来会说服中央俄罗斯局遵守秩序,特别是对临时政府持不调和立场的莫洛托夫同志。人们的震惊最有可能是由于列宁 A. 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
|
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德意志帝国议会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案,如银行法、专利权法、统一货币法、统一关税法等。这些法案的颁布和实施 A. 为德意志实现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 B. 促进了德意志经济的迅速发展 C. 大大推动了德意志政治民主化进程 D. 削弱了联邦议会在议会中的权力
|
|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说明当时的普鲁士 A. 不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B.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 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
|
曾参与制订《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的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基于对“人性黑暗”的认识,《1787年宪法》 A. 推行两党制 B.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C. 实行三权分立 D. 规定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
|
|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 罗马法的执行缺乏强制性 B. 罗马法保留了野蛮的习惯法 C. 罗马帝国扩张导致各种矛盾的尖锐 D. 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
|
|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的改革与完善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列对这三个机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机构成员均由抽签选举产生 B. 五百人议事会负责日常事务 C. 陪审与审判权仅归民众法庭 D. 城邦成员必须参加公民大会
|
|
1983年6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2:1的态势。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 A. 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 B. 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 C. 体现不了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 D. 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
|
|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A. 实现了亚非国家友好合作 B. 表明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舞台 C.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D. 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
|
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下列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反映建国初期的基层民主选举 B. 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C. 选民证见证了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D. 选民证是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统一印制
|
|
“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我们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人地跃进敌人的深远后方去。……就可以东胁南京,西逼武汉,南抵长扛。”这里的“战略进攻”是指 A. 开展百团大战 B. 进大别山 C. 组织淮海战役 D. 发动渡江战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