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一种喷气飞机在美国华盛顿州和日本设计,在西雅图装配,尾椎来自加拿大,特殊的机尾部分来自中国和意大利,引擎来自英国。”由这段资料,我们不能得出哪一结论?

A.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

B. 国际分工正在往纵深发展

C.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国之一

D. 资本、商品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流动

 

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B.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C.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对立的

D. 与知识经济相互推动

 

1945年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以来按各国的出资额度大小决定投票权,而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一般首先争取达成一致意见,当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则执行一国一票的表决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    B. 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根本转变

C. 发达国家塑造全球责任形象    D. 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得到加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尽管未在西方发达国家贯彻到底,但却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行,即开放市场,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和企业私有化,支持全球性自由贸易等。这种主张的根本目的在于

A. 缓和同发展中国家的紧张关系

B. 使发达国家摆脱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C. 便于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控制

D. 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遇到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主要原因有

①两极格局的结束及市场经济被广泛接受

②世贸组织的仲裁使各国不再有经济纠纷

③跨国公司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④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取代关贸总协定,这一变化主要推动了

A. 世界贸易体系规范化和法制化

B. 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C. 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

D. 消除贫富差距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苏联)玉米的播种面积迅速扩大……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的那样高。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材料二……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

——俄罗斯专家格·阿·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18年执政生涯的评价

材料三伴随着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的“根本变革”,在“公开性”“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蔓延,社会日益动荡。……苏共的分裂趋势日益严重,领导层内部斗争不断加剧,人事变动频繁,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于半瘫痪状态。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成效怎样。

(3)材料三中提到的三个口号,是根据戈尔巴乔夫的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这种理论的根本错误在哪里,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比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二毛泽东在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了‘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一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区收购小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面粉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苏联全国大约饿死1000万人。”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通常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要按这种途径进行?

(2)斯大林认为,苏联产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采取这样的途径?

(3)据材料二、三分析,苏联采取的工业化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

(4)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

 

苏联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分别占全部投资的84.2%和82.8%,这反映了苏联

①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④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④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党内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列宁指出:“我们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以上材料表明

A. 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权宜之计

B. 列宁这样做是要使俄国倒退到资本主义

C.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恢复资本主义

D. 新经济政策延缓了向社会主义过渡进程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8760/68464) 首页 上一页 28755 28756 28757 28758 28759 28760 28761 28762 28763 28764 2876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