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 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B.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C. 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D. 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1786年8月,华盛顿在一封信中写到年内可能发生惊人的变革。据说备受尊敬的人士也公然发出君主政体的论调了。”这反映了

A. 英国君主制对美国影响深远

B. 人们希望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C. 美国民众希望建立君主政体

D. 美国国内政治斗争异常激烈

 

清朝一般都将军机章京每日抄录明发、廷寄谕旨的簿册放到“上谕档”以备考查,然而道光帝对鸦片战争的谕旨却不见“上谕档”,而在“剿捕档”。“剿捕档”本是用来抄录平叛镇反事件谕旨的簿册,将于英国的战事等同于平定叛乱。这表明晚清时期朝廷

A.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天朝上国”的观念

C. 比较理性的认清了鸦片战争

D. 已经有了近代化意识

 

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融合。”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能够体现这种“融合”的是

A. 议会融合了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的职能

B. 首相、国王与议会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三位一体

C. 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又彼此负责

D. 首相兼政府首脑和下院多数党领袖于一身

 

按下列对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②“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③“共争青岛归,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④“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A. ①③④②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①②④③

 

朱自清在《论标语与口号》中说:“标语口号用在战斗当中,有现实性的必要的。”与标语“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相关的“战斗”是

A. 巴黎公社

B. 二月革命

C. 十月革命

D. 苏联解体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由良田起程,至郴州,一路民众欢迎,鞭爆劈拍之声,不绝于耳。出村远道恭候,该地农民协会,组织尤为整齐……将来革命成功,当推湖南第一,而军人尚在梦中,可胜太息。”据此判断,该日记应写于

A. 五四运动时期

B.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C.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抗日英烈名录,包括赵登禹、张自忠、佟麟阁等为人所熟知的一批国民党将领。台湾军方日前发行一份“勇士国魂月历”,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列为“殉国将领”,这反映了

A. 两岸对抗日战争的认识趋于一致

B. 两岸对一国两制主张形成共识

C. 两岸对国共抗战的认识逐渐客观

D. 两岸意识形态的分歧已经消除

 

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这些不足,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

A. 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

B. 共产党没有掌握革命领导权

C. 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

D. 共产党没有创建革命军队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 盲目与排外

B. 反帝与反封建

C. 爱国与保守

D. 正义与非正义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5509/68464) 首页 上一页 25504 25505 25506 25507 25508 25509 25510 25511 25512 25513 2551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