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前往徐州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这表明齐魏两国

A. 是最早称王的诸侯国

B. 两分天下格局的形成

C. 藐视了周天子的权威

D. 意在挟天子以令诸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以竺培芬为代表的史学家认为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以沈志恩为代笔的史学家认为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冷战并非美国独家制造,而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

(1)根据材料一,用史实对其中任意一派的史学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条理,史论结合。)

材料二冷战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一种二元两极世界体系结构。所谓“二元”,是指这一阶段的世界发生了横向的结构性分裂。这种分裂与此前(16世纪以来)发生的纵向的发展性断层不同,它不是人类文明进化中因现代化进程的时序差异而自然形成的梯次结构,而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

——《冷战史研究:后冷战时代的历史之鉴》

(2)根据材料二,“纵向发展性断层”和“横向的结构性分裂”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冷战的最终作用是一体化而不是非一体化,虽然它造成东西方深刻的分裂,但是这种分裂却为西方内部的一体化整合服务,同时促进第三世界融入第一世界,并且可能潜在的为冷战后形成单一的全球化体系做出了贡献。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则材料都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历史评价方法对冷战进行评价?请结合史实评价冷战。

 

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

(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重要战略三大目标是与美欧平起平坐、主导亚太、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背景包括

①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②日本经济的崛起

③两极格局的动摇

④日本右翼势力的膨胀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如果要给下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A.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B. 从欧共体到欧盟

C. 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    D. 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美国历史学家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另一场战争始于

A美国推行欧洲复兴计划

B杜鲁门宣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美苏两大政治集团全面对抗

 

恩格斯说: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止的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这里的纲领指的是(   )

A.《共产党宣言》                     B.《法兰西内战》

C.《马赛曲》                         D.《国际歌》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 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 不具有普适性

C.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具有借鉴意义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

 

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 

A法国《1875年宪法》

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权利法案》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5192/68464) 首页 上一页 25187 25188 25189 25190 25191 25192 25193 25194 25195 25196 2519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