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前往徐州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这表明齐魏两国

A. 是最早称王的诸侯国

B. 两分天下格局的形成

C. 藐视了周天子的权威

D. 意在挟天子以令诸侯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图为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图中政事堂为宰相的议事办公处。政事堂的设置旨在

A. 提高决策效率

B. 加强中央集权

C. 防止大臣专权

D. 分割宰相权力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北宋庆历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地震促使宋朝确立储君

B. 登州地震导致了兵变

C. 北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D. 登州曾持续发生地震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明初,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因为不堪官府奴役,经常怠工、逃亡。嘉靖年间,政府允许工匠以银代役,每人每年四钱五分,称“匠班银”。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工匠对官府人身依附削弱

B.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 雇佣关系逐步普及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洋务运动时期,西方国家的外交体系开始在中国出现,例如外国公使入驻北京,清政府也派遣使节驻外,进行国际交往活动。另一方面,中国与一些仅存的朝贡国之间仍旧采用旧有的模式进行交往。由此可知,清政府

A. 被迫融入国际外交体系

B. 对外观念新旧交杂

C. 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 固守中体西用思想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甲午战争前,有人认为《申报》是中外流氓所办的报纸,但甲午战争后《申报》成为时务的入门书,凡是有志前进的都不可不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关注时局渴求新知

B. 江浙地区地方性报纸的出现

C. 维新人士办报热情高涨

D. 《申报》是影响最大的报纸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35年,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改为民主共和国。1937年,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

B. 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

C. 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 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表为建国后某地工农业总产值表。据此可知,该地

A. 重工业比重一直占优势

B. 国民经济比例渐趋合理

C.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D. 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古罗马法规定,不得令亲属相互作证,父亲不宜作儿子的证人,儿子也不宜作父亲的证人;家长有权不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即可以躲避复仇。这些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A. 抛弃传统习俗

B. 忽视公平公正

C. 强调等级秩序

D. 尊重家庭伦理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谷物法》法案。该法案规定:按照英国国内市场价格,每夸特小麦低于八十先令时,禁止外国谷物进口。这一规定在英国

A. 降低了谷物的价格

B. 提升了工人生活水平

C. 促进对外贸易繁荣

D. 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65年,苏联陆续出台了调整农业政策的法令,改变过去每年制定一次农产品收购计划的做法,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的制度,农产品收购计划制定后5年不变。这些做法

A. 扭转了苏联农业落后局面

B.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 改变了旧体制框架的弊端

D. 降低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8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个决议,美国只有24次是居于得胜的一方。有19个决议案,惟有美国投了反对票。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欧盟与日本挑战美国霸主地位

B. 苏联在综合国力上赶上美国

C. 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作用增强

D.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十八年(1753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地课和盐铁等专卖收入为主,并不计较海关征收的“区区税银”,仅把开海贸易作为天朝“怀柔远人”的一种恩赐,所以关课正额定得比较低。1757年,乾隆帝将西洋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仅限定于广州一口,由粤海关负责广州的对外贸易和征收进出口关税。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方在香港公布了《中英五口商通章程:海关税则》,规定中英双方议定税率时,以粤海关原有的正额税率为参照基础,但实际上正额税率极低,粤海关在征税过程中,除了正额税收,尚有行用、规礼、羡耗等杂项征额,且征收比例较高。新税则把此类征项一律摒弃,因此,新税则所议定的进出口税率比原来的正额税率有所提高,但比原实征税率则大幅度下降。

——摘编自蔡晓龙《对近代第一个海关税则的一点新认识》.

材料二

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海关税则,必须保护国家生产,必须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的竞争,必须以保护国家工业化为主”。1951年5月,政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其算术平均关税水平为52.9%。

——摘编自张忆良《中国进出口关税政策的演变及其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乾隆年间与道光年间关税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晚清关税政策相比,新中国初期关税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的一个侧面是社会对变动的适应力。仅只有变动并不足以促成现代化,变动与适应相结合,才是现代化成功的关键。变动可以改造社会,使它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它也可以摧毁社会,使之成为一堆废墟。“变”不一定是好事,只有对变动的迅速适应,才体现社会的生命力。因此,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变动的速度,也取决于社会对变动的适应能力。变动和适应间的平衡机制,是现代化过程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

——摘编自钱乘旦《变动与适应》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局势,1906年清政府在所谓的“预备立宪”中开始实行官制改革,波及到监察机关。按照西方三权分立的思想,清政府设立中央资政院和地方各省咨政局,并赋予其在立法、财政、监察方面的权力。同时,还对监察机构都察院进行调整:第一,裁撤六科。第二,按行省分设“道”,共二十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来各道管辖太大巡视困难的局面。第三,撤销五城都察院,设立审判厅以取代五城都察院原有的维护地方治安的功能。改革后,传统的监察制度开始发生变化,但直到满清政府被推翻,中国传统的监察制度才最后寿终正寝。

——摘编自王晓天《论清末民初监察制度的嬗变》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监察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监察制度改革的作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推行了一条扩充军备,增强实力的“新遏制政策”。里根是靠美国西部财团起家的共和党领袖,他的政府班子来自东部财团,对苏联持强硬立场,因此,增加军费能得到东西部财团的一致支持。新遏制政策的指导原则是“以实力求和平”。为此,里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订新的军事战略,加强实战准备,准备打各种类型的战争;谋求核优势,大搞进攻型核力量,准备进行太空大战;加强常规军备,谋求海上优势,准备在各个战线同苏联作战;重新加强特种部队,反游击战和秘密活动;准备打持久的核战争和长期的常规战;建立有效的、广泛的联盟;扩大军事预算,大力加强军备。里根的新遏制政策具有冷战时期的遏制政策的种种特征,即它谋求通过战争以外的一切办法,来阻止苏联力量进一步扩张。

——摘编自《四项基本原则大辞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新遏制政策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里根推行新遏制政策的主要目的。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左光斗在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中进士,拜中书舍人,入阁为官。随后又选任为御史,授浙江道监察御史。曾三次慷慨陈词上疏万历皇帝“御朝”理事,均未获采纳。但左光斗却因清直敢言名重海内。万历四十八年奉命巡视京城,搜获假印七十余颗、假官百余名,左光斗予以捕治,使京城大为震慑,吏部为之一清。旋又奉命巡视西北城区和近郊屯田,在北方兴水利,提倡种稻,京畿农民种稻自此始。天启元年

左光斗督畿辅学政(主考官),秉公处事,不徇私情。天启四年任左佥都御史。副都御史杨涟劾魏忠贤,他参与其事,又亲劾魏忠贤三十二斩罪,次年被诬陷,逮捕下锦衣卫狱,不久惨死于狱中。时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左光斗为官十八载,两袖清风,不治家产,囊空如洗,唯有一身正气。后追谥忠毅。

——摘编自《安徽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左光斗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左光斗受到后人敬仰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