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初,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因为不堪官府奴役,经常怠工、逃亡。嘉靖年间,政府允许工匠...

明初,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因为不堪官府奴役,经常怠工、逃亡。嘉靖年间,政府允许工匠以银代役,每人每年四钱五分,称“匠班银”。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工匠对官府人身依附削弱

B.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 雇佣关系逐步普及

 

A 【解析】从“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到“匠班银”的变化说明了官府对工匠控制的削弱,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白银成为流通货币,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北宋庆历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地震促使宋朝确立储君

B. 登州地震导致了兵变

C. 北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D. 登州曾持续发生地震

 

查看答案

下图为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图中政事堂为宰相的议事办公处。政事堂的设置旨在

A. 提高决策效率

B. 加强中央集权

C. 防止大臣专权

D. 分割宰相权力

 

查看答案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前往徐州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这表明齐魏两国

A. 是最早称王的诸侯国

B. 两分天下格局的形成

C. 藐视了周天子的权威

D. 意在挟天子以令诸侯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以竺培芬为代表的史学家认为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以沈志恩为代笔的史学家认为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冷战并非美国独家制造,而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

(1)根据材料一,用史实对其中任意一派的史学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条理,史论结合。)

材料二冷战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一种二元两极世界体系结构。所谓“二元”,是指这一阶段的世界发生了横向的结构性分裂。这种分裂与此前(16世纪以来)发生的纵向的发展性断层不同,它不是人类文明进化中因现代化进程的时序差异而自然形成的梯次结构,而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

——《冷战史研究:后冷战时代的历史之鉴》

(2)根据材料二,“纵向发展性断层”和“横向的结构性分裂”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冷战的最终作用是一体化而不是非一体化,虽然它造成东西方深刻的分裂,但是这种分裂却为西方内部的一体化整合服务,同时促进第三世界融入第一世界,并且可能潜在的为冷战后形成单一的全球化体系做出了贡献。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则材料都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历史评价方法对冷战进行评价?请结合史实评价冷战。

 

查看答案

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

(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