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材料二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1)材料一、二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试各自举出对应的历史事件(各两个例子)。

(2)材料三反映了欧洲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归纳其具体表现?

(3)“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请你回答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其它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具特殊,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便捷的水路交通,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材料二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徽商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徽商以其独特的生存理念在众多商帮中异军突起。

材料三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典式、综合性品牌盛会,为中外客商搭建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第一届大会于2005年在合肥召开。

(1)根据材料一,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2)从材料二中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徽商会遇到哪些发展障碍?

(3)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徽商遗产。

 

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准确的是

年份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美国

0.1

0.8

2.4

7.2

14.7

23.6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A. 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

B. 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 科技进步是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D. 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

 

“英国棉制品在英国本土直接与印度棉制品进行了竞争,完全击败了其印度对手。英国人还把其产品输出到地中海。1820年到186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余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其棉纺织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1760年的200万磅,剧增到1850年的不下3.66亿磅!”材料中英国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主要得益于

A. 英国已取得了世界殖民霸权

B. 交通运输革新拓宽产品销路

C. 英国纺织工厂工人数量增加

D. 棉纺织领域机器发明的使用

 

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C.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D.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交通工具的发展见证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汽车时代开始于

A. 19世纪70年代

B. 19世纪90年代

C. 20世纪初

D. 19世纪80年代

 

大多数英国政治家对自由贸易的信念坚信不疑……长期指导英国政策的帕尔默森勋爵称自由贸易是一项伟大的、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下列历史时期与帕尔默森勋爵的话最相对应的是

A.17世纪中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30年代

 

“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

A. 电的发明

B. 蒸汽机的发明

C. 蒸汽轮船的发明

D. 内燃机的发明

 

读表: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1770

1790~1793

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综合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A.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 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题文)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

转变的办法”是指

A. 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 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5130/68464) 首页 上一页 25125 25126 25127 25128 25129 25130 25131 25132 25133 25134 2513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