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二战结束后,在对德国的处理问题上,英国企图占领德国西北部大工业地区,以制服它在欧洲最大的工商业竞争者又不愿意彻底肃清法西所分子。材料表明英国

A. 继续奉行势力均衡外交政策    B. 以德国为主要竞争对手

C. 不愿和德国法西斯彻底决裂    D. 最关心德国西北部大工业区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公元3世纪,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央认为:“皇帝的任何吩咐都具有法律的效力,因为人民已经把权力转让给皇帝了。”这表明罗马法

A. 崇尚自然法的人权精神    B. 具有服务于政治的特点

C. 规定皇帝由民众们选出    D. 法律条文都系皇帝制定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19世纪中叶,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家基佑在《英国革命为什么成功了?……英国革命史讨论》曾说,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在立宪君主制治下的英国,内政、维护和平、财政、殖民、商业、议会制度的发展以及议会斗争已成为政府和社会舆论最为关心的事情。上述材料反映了

A. 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政体长久稳定发展下去

B. 光荣革命后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

C. 光荣革命是暴力最少收效最好的革命

D. 光荣革命后英国从此终结了国内斗争

 

题型:单选题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尽管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表现不佳,但仍是抗战时期人数最多的军队。特别是抗战之初,正面战场打击了日本的进攻势头,推动了持久抗战战略的实现。该学者意在说明国民政府的抗战

A. 成功阻止了日军的进攻    B. 具有重要地位

C. 暴露了军队腐败的严重    D. 战略战术失当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19302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党目前总的政治路线是变军阀战争为国内的阶级战争,以推翻国民党统治,以建立苏维埃政权”,“中心策略集中力量积极进攻,确定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暴动,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由此可见,本通告提出的路线和策略

A. 进一步巩固了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成果    B. 对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估计偏离实际

C. 直接促成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D. 预示着当时国内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清人郑裕孚《淡志室公牍》中记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山西,“十室之邑,八口之家,无一人之身元洋货”。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山西

A. 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B. 洋货已经完全取代土货

C. 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 崇尚洋货风气甚于沿海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明初时,太监地位十分低下,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历代王朝灭亡的教训,严令禁止内臣干涉政事,犯者斩罪。明武宗当权后,朝政大权为刘瑾独掌,逼迫大臣将星交给皇上的奏文先送到他的私宅,由他的妹婿礼部司务孙聪批改,他被当时大臣称为立地皇帝。上述变化说明了

A. 太监官僚化    B. 君主集权加强    C. 皇权渐趋衰弱    D. 宦官权力失控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北宋初年,带有抑商色彩的坊市制度被完全取消,城内的市场也不再由官府设定,商人们甚至可以自由地选择交易的时间和地点,交易的场所大大增加。由此可知,宋代

A. 官府不再管理干预商业    B. 开始使用纸币进行交易

C. 商人社会地位达到顶峰    D. 商业交易打破时空限制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汉代察举实行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之法,这说明:

A. 汉代太学教学内容丰富    B. 察举制蕴含了科举制元素

C. 察举制项目分为两部分    D. 汉代儒法思想斗争激烈

 

题型:单选题
难度:困难

历史上中国社会经常动荡不安,但文化仍能保持传承,这得益于中国有一个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它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这表明宗法制

A. 有助于社会长治久安    B. 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

C. 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    D. 保证了各民族间团结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4859/68464) 首页 上一页 24854 24855 24856 24857 24858 24859 24860 24861 24862 24863 2486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