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蚌埠市第二次质检]在实验中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的是( ) A.蛋白质的盐析(试管、醋酸铅溶液、鸡蛋白溶液) B.溶液中Fe3+的检验(试管、氯水、KSCN溶液) C.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试管、酒精灯、托盘天平) D.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石蕊试液、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
|
[2012·江苏卷]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a)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b)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c)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D.用图(d)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
|
[2012·长春市第三次调研]下列四种分离乙醇、乙酸的方案中最佳的一组是( )
|
|
[2012·河南省六市第二次联考]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 B.乙醇和氧气制乙醛;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 C.蔗糖与稀硫酸共热;苯和氢气制环己烷 D.乙醇制乙烯;苯的硝化反应
|
|
[2012·东北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第二次联合模拟]2011年2月15日,备受全球关注的苹果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承认此前发生中毒事件的联建科技和运恒五金是其供应商,以及这两家工厂违规使用有毒原料对工人造成的危害的事实。据了解此次中毒事件的“杀手”是一种分子式为C6H14的有机物。已知C6H14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则其同分异构体中沸点最高的分子的一氯取代物的种数是( ) A.2 B.3 C.4 D.5
|
|
[2012·山东卷] 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
|
[2012·龙岩一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甲烷、苯、乙酸乙酯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油脂、蛋白质和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在加热、甲醛、饱和(NH4)2SO4溶液、X射线作用下,蛋白质都会发生变性
|
|
[2012·福建卷]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0 mol·L-1碳酸钠溶液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
|
[2012·东北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第二次联合模拟](16分)某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铜丝向上提至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是 。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 (4)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 。 (5)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选项) 。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 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D.固体甲中可能有Cu2S
|
|
[2012·山东莱芜二模](12分)为探究氨的制取和性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室制取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装置如图所示。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要在C中收集满一瓶干燥的氨气,请在C装置中的虚线上描出导管实线图,B中应装入的试剂是 ; (3)为吸收处理多余的氨气,可选择D、E、F装置中的 装置; (4)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他们往C装置中通入干燥氯气与氨气反应。 ①若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反应产生的氯气必须依次通过盛有 试剂的洗气瓶; ②C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设计实验,检验C中生成的白烟中的阳离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