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 C.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两种酸之间一定不能发生反应
|
|
在一个U形管里盛有氯化铜溶液,并插入两块纯锌片作电极,如下图: (1)如果把电键K接A,这一装置形成电解池装置,____是阳极,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进行5min后,转换电键K到C,这一装置形成原电池装置,________极是负极,该装置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上述装置进行2min后,再转换电键K到B,在 极上发生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
|
|
已知H2A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H2A (1)已知常温下,H2A的钙盐(CaA)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 CaA(s) ①温度升高时,Ksp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②滴加少量浓盐酸,c (Ca2+)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用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说明)。 (2)若向CaA悬浊液中加入CuSO4溶液,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写出该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若某CuSO4溶液中c (Cu2+)=0.02 mol/L,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pH,使之大于5 (已知Ksp[Cu(OH)2]=2.0×10-20)。
|
|
(1)有下列物质:①铜 ②硫酸钡固体 ③氨水 ④氢氧化钠固体 ⑤熔融硝酸钾 ⑥乙醇 ⑦稀硫酸 ⑧金刚石 ⑨二氧化硫 ⑩冰醋酸。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有_____;(填序号) (2)常温下,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性,溶液中c(NH4+)与c(Cl-)的大小关系是:c(NH4+) c(Cl-);(填>,<或=) (3)常温下,0.010mol·L-1盐酸和0.010mol·L-1氨水的pH之和 14,常温下,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分别加水稀释10倍后,两溶液的pH之和 14(填>,<或=)
|
|
(12分)甲醇可通过将煤的气化过程中生成的CO 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制得:CO(g) + 2H2(g)=CH3OH(g) 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mol / (L·min)。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 n(CO) n(CH3OH)增大的有 。 A.升高温度 B.充入He气 C.再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 D.使用催化剂 (4)若在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1=c2 B.2Q1=Q3 …… C.2a1=a3 D. a1+ a3=1 E.该反应若生成1 mol CH3OH,则放出(Q1+ Q2)kJ热量 (5)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 mol H2和1 mol CH3OH,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则该反应向 (填“正”、“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由质量守恒,密度为原来的1.6倍,所以体积缩小,平衡正移。
|
|||||||||||||||||||||
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的最主要的能源。 (1)在25℃、101kPa下,16g的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352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g)+1.5O2(g)==== CO2(g)+2 ____ΔH=-704 kJ·mol1。 (2)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 已知:H2 (g) + Cl2 (g) = 2HCl (g) △H=-185kJ/mol E(H—H) = 436kJ/mol E(Cl—Cl) = 243kJ/mol 则E(H—Cl)= kJ/mol (3)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已知: 2Cu(s) + C(s)+ 2Cu(s)+ O2(g)=== 2CuO(s) ΔH=-314kJ·mol1 则工业上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制取Cu2O和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
工业上常用电解硫酸钠溶液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产物丙为硫酸溶液 C.离子交换膜d为阴离子交换膜 D.a电极反应式:2H2O+2e-= H2↑+2OH-
|
|
反应A(g)+3B(g) A.υ(C)=0.4 mol / (L·s) B.υ(B)=0.45 mol / (L·s) C.υ(A)=0.15 mol / (L·s) D.υ(D)=0.35 mol / (L·s)
|
|
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 ③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3(g)+ Cl2(g)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
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 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的pH分别为m和n(1<m<n)。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相同的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分别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前者pH变化小 B.等温下,等浓度的CH3COONa和NaCN溶液pH,后者大 C.HCN溶液和NaOH溶液不等体积混合后一定存在C(H+)―C(OH-)=C(CN-)―C(Na+) 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是后者的10m-n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