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制备Fe(OH)3胶体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B. 加热煮沸FeCl3溶液 C. 把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D. 把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到沸水中
|
|
|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Al(OH)3与盐酸反应:Al(OH)3+3H+===Al3++3H2O B.Al2O3溶于过量NaOH溶液:Al2O3+2OH-===2AlO+H2O C.铁溶于稀H2SO4中:2Fe+6H+===2Fe3++3H2↑ D.Al(OH)3溶于NaOH溶液:Al(OH)3+OH-===AlO+2H2O
|
|
|
进行过滤操作时,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 A.试管 B.烧瓶 C.烧杯 D.酒精灯
|
|
|
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 A.干燥的 B.瓶塞不漏水的 C.用待配溶液洗涤过的 D.以上三项都符合的
|
|
|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6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编号字母)称量。 A.托盘上 B.洁净纸片上 C.小烧杯中 (2)滴定时,用0.200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石蕊 B.甲基橙 C.酚酞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 。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
(5)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充满溶液 ; ②读取标准溶液体积时,滴定前仰视,滴定终点时平视 。
|
||||||||||||||||||
|
(1)常温下,0.1 mol/L的醋酸和0.1 mol/L的盐酸各100 mL,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前者 后者(填“<”、“>”或“=”). (2)将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都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 性(填“酸”,“中”或“碱”下同),溶液中 c(Na+ ) c(CH3 COO- )(填“ >” 或“=”或“<”,下同 )。 (3)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性,溶液中c(Na+) c(CH3COO- ) (4)用Al2(SO4)3 与NaHCO3 溶液混合反应就是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
|
|
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 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 ,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 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 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 和3mol H2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 (g)+3H2 (g) 测得CO2 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 v (H2 )=___________mol/(L·min)。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 n(CH3OH)/n(CO2)增大的是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molCO2 和3molH2 (2)①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CO2 ,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 。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CO2 =2CO+O2 ,CO可用作燃料。 已知该反应的阳极反应为:4OH— —4e— =O2↑+2H2O 则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 (△ H >0、△S<0)来消除CO的污染。请你判断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课题式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C、D、E、F、X、Y 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A 极的名称是 (正极或负极)。 (2)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 。 (3)如果收集乙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 。 (4)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应该是 (填“铜”或“银”),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5)装置丁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硫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常温常压下,已知1g 硫完全燃烧放出a kJ的热量,写出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又已知2H2S(g)+O2(g)=2S(s)+2H2O(l) △H =-bkJ/mol,写出H2S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
|
|
向盛有10滴0.1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 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L KI溶液,观察到 ;然后向其中滴加0.1mol/L Na2S溶液,又观察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