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物质中不含离子键的是( ) ①NH4HCO3 ②NH3 ③BaSO4; ④CH3COONa•3H2O ⑤Ba(OH)2 ⑥H2SO4.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④⑤ D.②⑥
|
|
|
赤铜矿的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2Cu2O+Cu2S A.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2O B.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
|
|
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乙醇使酸性K2Cr2O7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B.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C.将铜丝在空气中烧黑后.趁热插入乙醇中又变红 D.将乙醛加人到新制Cu(OH)2悬浊液中并加热至沸腾,出现红色沉淀
|
|
|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Cl﹣O C.C60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D.具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时,可利用高吸水性树脂抗旱保水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C.在食用盐中加入碘单质制得的加碘盐.可用于预防大脖子病 D.服用阿司匹林若出现水杨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
|
|
|
北京时问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哟哟获颁诺贝尔医学奖.屠哟哟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可以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青蒿素(结构简式如图),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B.青蒿素能与NaOH溶液反应 C.青蒿素易溶于水、乙醇、苯等溶剂 D.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用到了萃取的原理
|
|
|
某研究小组模拟工业处理电镀含氰废水并测定处理的效率,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CN-的浓度为0.2 mol·L-1的含氰废水100 mL与100 mL NaClO溶液(过量)置于装置②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100 mL稀H2SO4,关闭活塞。
已知装置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为: CN-+ ClO-=CNO-+ Cl- ; 2CNO-+2H+ +3C1O-=N2↑+2CO2↑+3C1-+H2O (1)①和⑥的作用是 。 (2)装置②中,生成需由装置③除去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结束后,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4)为计算该实验中含氰废水被处理的百分率,需要测定 的质量。 (5)若CN-的处理效率可高达90%,产生的C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L。
|
|
|
某化学探究小组拟用铜片制取Cu(NO3)2,并探究其化学性质。 Ⅰ、他们先把铜粉放在空气中灼烧,再与稀硝酸反应制取硝酸铜。 (1)如果直接用铜屑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取硝酸铜,可能导致的两个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实验中铜粉应该放在_________(填“蒸发皿”“坩埚”或“烧杯”)中灼烧。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硝酸铜晶体,实验操作步骤按顺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过滤。 Ⅱ、为了探究Cu(NO3)2在酸性条件下跟铁单质的反应。他们取一支试管,加入Cu(NO3)2溶液,滴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再加入一定量铁粉,实验后没有固体残留物质。 (3)该探究小组对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他们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请按下表格式补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
|||||||||
|
碳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 (1)反应C(s)+ H2O(g) A.增加碳的用量 B.升高温度 C.用CO吸收剂除去CO D.加入催化剂 (2)已知,C(s)+ CO2(g) 则反应 CO(g)+H2O(g) (3)在一定温度下,将CO(g)和H2O(g)各0.16 mol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CO(g)+H2O(g)
① 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达到新平衡前v(逆)_________v(正)(填“>”、“<”或“=”) 。 ②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③ 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0.1mol CO和0.1mol H2O(g),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
|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少量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氧化物及硅的氧化物。以下是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的流程图:
(1)试剂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生成气体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试剂B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2+转化为Fe3+,试剂B最好选用_________ A.酸性KMnO4溶液 B.双氧水 C.浓硝酸 D.氯水 (4)已知:
① 试剂C的使用是为了调节溶液的pH,使Fe3+转化为沉淀予以分离。试剂C宜选用__________: A.稀硫酸 B ② 为完全除去溶液c中的Fe3+而又不使Cu2+沉淀,则应调节溶液pH的范围为__________。 (5)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检验溶液中Fe3+是否完全除去(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