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重水的化学式为21H2O(或D2O) B.HClO的结构式为H-Cl-O C.氯离子的结构式为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
|
绿色交通工具是指在行驶中对环境不发生污染或只发生微量污染的载客工具.下列不属于绿色交通工具的是( ) A. C.
|
|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以及制造硝酸、按盐和纯碱等的原料。 (1)以氨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可以设计制造氨燃料电池,因产物无污染,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若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KOH 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则该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2)下列措施可以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___。 A.通过缩小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 B.及时将氨液化分离出去 C.适当升温 D.添加合适的催化剂 E.恒温恒容时,再充入一定体积的氮气 (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lmolN2 和3molH2,加入合适催化剂(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后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开始反应,并用压力计监测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
则①从反应开始到25min时,以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 (4)以CO2与NH3为原料合成尿素[化学式为CO(NH2)2]的主要反应如下,已知: ①2NH3(g)+CO2(g)=NH2CO2NH4(s);△H=-159.47kJ·mol-1 ②NH2CO2NH4(s)=CO(NH2)2(s)+H2O(g);△H=+116kJ·mol-1 ③ H2O(l)=H2O(g);△H=+44kJ·mol-1 写出CO2 与NH3 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
|||||||||||||||||
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甲醇是未来重要的绿色能源之一。 (1)利用工业废气CO2可制取甲醇,己知常温常压下下列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 则CO2与H2反应生成液态CH3OH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4 和H2O(g)通过下列转化也可以制得CH3OH: I.CH4(g)+H2O(g) II.CO(g)+2H2(g) 将1.0molCH4 和3.0molH2O (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0L)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I,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 图中的P1___P2(填“<”、“>”或“=”)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② 若反应II在恒容密闭容器进行,下列能判断反应II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生成CH3OH 的速率与消耗CO 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③在某温度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I,5min时达到平衡,各物质的物质的浓度(mol· L-1)变化如下表所示:
若5min时只改变了某一条件,则所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
|||||||||||||||||
某小组探究金属铜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NO3反应,将制得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后被完全吸收,由此做出猜想:①NO2溶于浓硫酸或与浓硫酸反应;②NO溶于浓硫酸或与浓硫酸反应,并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一:将制得的纯净的NO2通入浓硫酸中,溶液变成棕黄色,加热浓硫酸,气体逸出,溶液颜色褪去; 实验二:将制得的纯净的NO通过浓硫酸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足量无色气体,通入氧气后气体变成红棕色; (1)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得知:NO、NO2等体积通入浓硫酸中反应生成NOHSO4(其中氮化合价为+3价),气体被全部吸收,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制得干燥的NO2,可将湿润的NO2通过________干燥。也可用Pb(NO3)2加热得含有NO2 的混合气体,并用冰盐水冷却后可得到纯净的液态N02 , 己知Pb(NO3)2受热分解的产物中有PbO ,试写出加热Pb(NO3)2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
|
在电解池中,阴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 A.还原反应 B.氧化反应 C.失去电子被氧化 D.得到电子被氧化
|
|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
|
lmol碳完全燃烧后可放出393.5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O2(g)=CO2(g) △H=+393.5kJ/m B.C(s)+ C.C+O2=CO2 △H=-393.5kJ/mol D.C(s)+O2(g)=CO2(g) △H=-393.5kJ/mol
|
|
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3-+3HSO3-=3SO42-+Cl-+3H+,己知该反应的速率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加快。右图为用ClO3-在单位时间内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速率的速率—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增大引起的 B.纵坐标为v(H+)的速率一时间曲线与图中曲线不能完全重合 C.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 D.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t1至t2时间内的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值
|
|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C.用图2装置比较反应速率,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D.为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