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测得 BeCl2为共价化合物,两个Be—Cl键间的夹角为180°。由此可见,BeCl2属于 A.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B.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C.由非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D.由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
|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2,2,3-三甲基丁烷 B.2-乙基戊烷 C.2-甲基-1-丁炔 D.2,2-甲基-1-丁烯
|
|
下列每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和分子的极性都相同的是 A.CO2和CS2 B.NaCl和HCl C.H2O和CH4 D.O2和HBr
|
|
下列是同周期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所表示的原子最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A. ns2 B. ns2np1 C. ns2np4 D. ns2np5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石油裂化、煤的干馏、铝热反应都属于化学变化 C.蛋白质、纤维素、油脂、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常用作水果催熟剂,乙酸常用作调味剂,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
|
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合理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
|
某化学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氯气以及LiH固体。 (1)为制备干燥的氨气,可将装置C与________(填装置编号)连接;装置C中的烧瓶内加入的固体宜选用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生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2)连接装置A、E、E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则两个E装置内的药品依次_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准备利用上述部分装置制备LiH固体.可选用的药品有:金属锂、锌粒、稀盐酸、浓硫酸、碱石灰.已知:氢化锂(LiH)在干燥的空气中能稳定存在,遇水或酸能引起燃烧.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①仪器装置连接顺序为B→D→F→E,加入药品前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不必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加入药品后,其中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冷却,然后取出LiH,装入氮封的瓶里,保存于暗处.采取上述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避免LiH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而发生危险.完成Li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 ③准确称量制得的产品0.11g,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水反应后,共收集到气体291.2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则产品中LiH与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
|
某强酸性溶液X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X中除H+外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步骤①中生成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生成沉淀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测定A、F、I均为0.01mol,10mL X溶液中n(H+)=0.04mol,而沉淀C物质的量0.07mol,能说明(1)中不能确定的阴离子存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 (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物质C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为____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且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②也在水溶液中进行,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E物质中阳离子的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A单质与1mol/L稀硝酸160mL恰好反应,最多消耗A单质______________g;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试样 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钙杂质:粗盐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试样 D.证明酸性条件H2O2的氧化性比I2强:NaI溶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