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题

一定量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铝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应向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A.CH3COOK(固体)          B.CH3COOH          C.KCl(固体)     D.KOH(固体)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错误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H2CO32H++CO32-

B.NaHSO4Na++HSO4-

C.H2S+H2OHS-+H3O+

D.Ca(OH)2Ca2++2OH-

 

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g)3C(g)+D(s)   △H>0,A的转化率与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曲线a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A的浓度或减少C的浓度

B.缩小容器的容积或加入催化剂

C.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

D.移走部分D

 

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以下变化或采取的措施,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①加入一种反应物,②增大体系的压强,③升高温度,④使用催化剂,⑤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③⑤    D.①②③

 

反应A(g)+3B(g)2C(g)+2D(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 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v(D)=24mol·L-1·min-1

B.v(C)=0.5mol·L-1·s-1

C.v(B)=30mol·L-1·min-1

D.v(A)=0.15mol·L-1·s-1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 + 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2HI(g)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CO+NO2CO2+NO  △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NH3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度的措施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 7.13 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 25.20gNaCl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 2.3

D.用25 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 21.70 mL

 

中和滴定的相关问题

Ⅰ.下面a~e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

a.量筒 b.容量瓶 c.滴定管 d.托盘天平 e.温度计

(1)无“0”刻度的是        (填字母)。

(2)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NaOH溶液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10.20 g碳酸钠固体

C.用100 mL量筒量取3.2 mL浓硫酸

D.用500 mL容量瓶配制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495.5 mL

Ⅱ. 某学生用0.200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如下: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处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还存有少量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         ___(填编号)。

(2)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           mL。

(4)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的浓度:           mol·L-1

滴定次数

待测体积(mL)

标准烧碱溶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

20.00

0.40

20.40

第二次

20.00

2.00

24.10

第三次

20.00

4.00

24.00

(5)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它操作正确)一定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填字母)。

A.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NaOH中混有KOH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同学们用以下实验的进行探究。

(1)实验一:经研究知Fe3+、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其它实验条件相同)。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得出结论。若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为左边>右边,能否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填“能”或“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能说明催化效果,此空不填)

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用简单的方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2)实验二:高锰酸钾酸性(稀硫酸酸化)溶液和草酸(H2C2O4)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写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认为KMnO4与草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         的影响。

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试剂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水     D、氯化锰

(3)实验三 已知 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现有以下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温度(℃)

30

40

50

60

70

显色时间(s)

160

80

40

20

10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此实验,试剂除了1 mol/L KI溶液、0.1 mol/L H2SO4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为                 

由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共621088条记录 当前(29790/62109) 首页 上一页 29785 29786 29787 29788 29789 29790 29791 29792 29793 29794 2979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