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题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工业上用CO生产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 △H=akJ/mol.图1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固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H2和一定量的CO(g)后,CO(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CO和H2合成CH3OH的反应:△H<0,△S<0

B. 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molCO和2molH2,反应达到新平衡时n(CH3OH)/n(CO)减小

C. 图1中曲线b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情况

D. 图3中曲线可表示在不同压强P1.P2(P1<P2)条件下甲醇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化学实验在学科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下列实验的图示分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1:根据用电器(G)中指针的偏转方向可比较Zn、Cu的金属的活泼性

B. 图2:可根据小试管中液面的变化判断铁钉发生了析氢腐蚀

C. 图3:根据温度计读数的变化可测量浓硫酸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

D. 图4:根据两烧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热水中变深、冰水中变浅)可以判断2NO2(g)N2O4(g)是一个吸热反应

 

现用0.1000 mol·L-1KMnO4酸性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无色H2C2O4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MnO4+5H2C2O4+6H+ = 2Mn2++10CO2↑+8H2O

填空完成问题:

(1)该滴定实验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 C.量筒  D.锥形瓶  E.铁架台F.滴定管夹G.烧杯H.白纸 I.漏斗

(2)不用________(填“酸”或“碱”)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mL,终点读数为________mL。

(5)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

次数

待测H2C2O4溶液的体积/mL

0.1000 mol/L KMnO4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积/mL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28.74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26.09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H2C2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6)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注入KMnO4标准液

B.滴定前盛放草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D.读取KMnO4标准液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的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为_________(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丙池中F电极为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该池总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3)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4.32g时,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mL(标准状况)。

(4)一段时间后,断开电键K。下列物质能使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的是______(填字母)。

A.Cu       B.CuO         C.Cu(OH)2       D.Cu(OH)2CO3

(5)甲醇和乙醇都可以做燃料。已知乙醇液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1mol液态水时放出热量453.3kJ,请写出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并含少量的、MgO、CaO等,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1)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Fe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表数据,调节“滤液2”的pH时,理论上可选用的最大区间为__________

沉淀化学式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开始溶解的pH

Ksp

 

(4)工业上从“滤液3”制取MgO过程中,合适的反应物是________选填序号。

大理石粉      石灰乳      c纯碱溶液      d氨水

(5)“滤液4”之后的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6)分析图中数据,菱锌矿粉中的质量分数不低于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  ΔH2

③CO2(g)+H2(g)CO(g)+H2O(g)  ΔH3

(1)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 076

465

413

 

由此计算ΔH1______kJ·mol-1;已知ΔH2=-58 kJ·mol-1,则ΔH3_______kJ·mol-1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 275.6 kJ·mol-1

②H2O(l)===H2O(g) ΔH=+44.0 kJ·mol-1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已知:

①P4(白磷,s)+5O2(g)===2P2O5(s)ΔH1

②4P(红磷,s)+5O2(g)===2P2O5(s)ΔH2

比较反应中ΔH的大小:ΔH1_______ΔH2(填“>”、“<”或“=”)。

(4)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则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_____57.3 kJ(填“>”、“<”或“=”)。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若在这一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则关于甲、乙两容器说法正确的是(   )

A. 达平衡时间甲比乙短

B. 乙容器中再充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重新达平衡时转化率减小

C. 达平衡时,甲中SO2 的浓度比乙中SO2的浓度大

D. 达平衡时,甲的转化率比乙低

 

下面是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像,其中图像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   )        

A. ①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正反应ΔH<0

B. ②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C. ③是在有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的平衡过程图像,a是使用催化剂时的曲线

D. ④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容器中逐渐加入B时的图像,压强p1>p2

 

X、Y、Z、W、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M﹥W>Z>Y>X

B. Z与同主族相邻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通过它们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

C. X、Z两元素能形成原子个数比(X:Z)为3:1和4:2的化合物

D. 用M单质的熔点高于其氧化物的熔点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CN-、Cl-

B. 的溶液中:

C. 的溶液中:

D.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共621088条记录 当前(20986/62109) 首页 上一页 20981 20982 20983 20984 20985 20986 20987 20988 20989 20990 2099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