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题

苯氧布洛芬钙G是评价较好的解热、镇痛、消炎药,下面是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具体反应条件和部分试剂略)

 

已知①氯化亚砜(SOCl2)可与醇发生反应,醇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而生成氯代烃。

(X表示卤素原子)

③R-X+NaCNRCN+NaX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F中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

(3)写出F和C在浓硫酸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A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以下条件的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属于苯的二取代物;②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共有4个吸收峰的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结合上述推断及所学知识,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任选无机试剂设计合理的方案,以苯甲醇()为原料合成苯乙酸苯甲酯()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并注明反应条件。

 

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已经记载了我国古代用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和煤冶锌工艺,锌的主要用途是制造锌合金和作为其他金属的保护层。回答下列问题

(1)Zn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锌溶于氨水形成[Zn(NH3)4]SO4溶液。

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

氨的热稳定性强于膦(PH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元素铜与锌的第一电离能分别为ICu=746 kJ·mol-1,IZn=906 kJ·mol-1,ICu< IZn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草纲目》中记载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可止血,消肿毒,生肌,明目……。Zn、C、O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ZnCO3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立方ZnS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Zn原子周围最近的Zn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晶胞边长为a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ZnS晶体的密度为 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氮氧化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能形成酸雨、雾霾。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

(1)已知:N2(g)+ O2(g)2NO(g)  ΔH= -180.5kJ·mol-1。N≡N键能941kJ·mol-1、O=O键能499 kJ·mol-1NON≡O键的键能为___________ kJ·mol-1

(2)T℃时,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O31molO2,发生反应;N2O3(g)+O2(g)N2O5(g)  ΔH= -62kJ·mol-1若平衡时N2O3N2O5的体积分数相等,则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

(3)用活化后的N2O5作催化剂,氨气可将NOO2还原成N2H2O。若参加反应的NH3NO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g K=5.08+若该反应在t℃下达到平衡,升高温度时,平衡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逆反应速率将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I是用食盐水作电解液电解烟气脱氮的一种原理图,NO 被阳极产生的氧化性物质氧化为NO3-,尾气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再排入空气中。电流密度和溶液pH对烟气脱氮的影响如图II。

处理后的尾气中,一定含有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溶液的pHNO除去率有影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若电极板面积为10cm2实验烟气含NO的体积分数为1.5%,流速为0.070 L·s-1气体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且烟气中无其他气体被氧化,测得电流密度为1.0A·cm-2实验中NO除去率为___________法拉第常数为96500C·mol-1))。

 

某混合物浆液含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2),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

Ⅰ.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1)反应①所加试剂NaOH的电子式为_________,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C→Al的制备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探究反应②发生的条件。D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Cl2。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___________

a.温度          b.Cl-的浓度        c.溶液的酸度

(3)0.1 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Ⅱ.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

(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CrO42-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溴化亚铜可用于彩色照相,是一种白色结晶状粉末,见光分解,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成绿色,溶于氢溴酸、盐酸、硝酸和氨水,在热水中也会发生分解。实验室制备CuBr的装置示意图和步骤如下

实验步骤

在装置A中加入50.0gCuSO4·5H2O30.9gNaBr150 mL蒸馏水,60℃时不断搅拌,以适当流速通入SO2

溶液冷却后倾去上层清液,在避光的条件下过滤

依次用溶有少量SO2的水、溶有少量SO2的乙醇、纯乙醚洗涤

在双层干燥器分别装有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干燥3~4 h再经氢气流干燥,最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产品21.6g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中过滤需要避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步骤中实验所用蒸馏水事先要进行的处理操作是___________控制反应在60℃条件下进行,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步骤中洗涤剂需“溶有S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最后洗涤剂改用乙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装置A中反应生成CuBr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说明反应已完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本实验产品的产率是___________

 

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溶有NH4、K、Al3、Mg2、HCO3-、Cl-、I-、MnO4-、SO42-等离子中的几种离子。为分析其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l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03mol白色沉淀甲。

②取上述反应后的滤液,加入AgNO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

③另取l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当加人NaOH的物质的量为0. 03 mol时,沉淀的量达到最大;继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开始产生气体丙,收集气体丙,体积换算成标况下为0.224L(假设丙全部逸出),最后沉淀完全溶解。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仅有实验可推出肯定含有SO42-,不含Cl-

B. 该无色溶液肯定有NH4+、K+、Al3+、SO42-

C. 该无色溶液肯定不含K+、Mg2、HCO3-、Cl-、MnO4-、I-

D. 不能确定该无色溶液是否含有K+

 

25℃时,将1.0Lw mol·L-lCH3COOH溶液与0.1mol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CH3COOHCH3COONa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引起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c对应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B. b点混合液中c(Na+)>c(CH3COO-)

C. 加入CH3COOH过程中,增大

D. 25℃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对应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X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X中可能含有SO32-

B

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是CuSO4,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NO

C

1mL浓度均为0.05mol·L-lNaCl、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20.01mol·L-l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

Ksp(AgCl)<Ksp(AgI)

D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l NaHSO3溶液的pH约为5

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A. A    B. B    C. C    D. D

 

四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②③④的分子式相同    B. ①④的一氯代物均有3

C. 的二氯代物有3    D. 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下图甲。电解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下图乙,横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总体 积(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解过程中,a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后有气泡产生

B. b电极上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4OH4e=2H2OO2

C. 曲线OP段表示O2的体积变化

D. 从开始到Q点时收集到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2 g/mol

 

共621088条记录 当前(20912/62109) 首页 上一页 20907 20908 20909 20910 20911 20912 20913 20914 20915 20916 2091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