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图为”某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读图回答各题。
1.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A.出生率下降 B.自然增长率下降 C.死亡率下降 D.人口总数上升 2.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A.就业压力大 B.养老负担重 C.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D.劳动力短缺
|
|
|
图为“三种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的空间变化图”。读图回答各题。
1.各农业部门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A.xyz B.xzy C.zxy D.zyx 2.造成各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随空间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市场价格 B.交通成本 C.国家政策 D.技术水平 3.代表农业部门分界线的字母是: A.o q B.p q C.m p D.n p 4.若y为乳畜业,则以x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业宜优先接近 :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劳动力
|
|
|
读图,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据此回答各题
1.若图中的X、Y、Z分别为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那么( ) A. X为工业区 B. Y是绿化带 C. Y是工业区 D. Z是居民区 2. 若X、Y、Z三个区域地租水平为X>Y>Z,则高楼林立、经济活动最繁忙的是( ) A. X B. Y C. Z D. X和Y
|
||||
|
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图”。读图完成各题。
1.M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环境极差 B.地价太高 C.交通不便 D.设施不全 2.P区域可能属于: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行政区
|
|
|
读“台湾省人口金字塔图”,完成各题。
1.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平均寿命短 B.人口增长速度快 C.就业压力太大 D.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2. 解决该地区人口问题的针对性措施是 A.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B.一对夫妇生一胎 C.人口大量外迁 D.实行提前退休
|
|
|
图为“某国家经济发展时期与其人口数变迁的统计图”。试根据此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各曲线中所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A.①=出生率;②=死亡率 B.②=出生率;③=人口变化数 C.①=人口数变化;②=死亡率 D.①=人口数变化;②=出生率 2.关于此统计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渡期时,人口增长迅速 B.过渡期时,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C.工业前期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工业后期 D.工业期时,出生率下降,但人口数仍然持续增加
|
|
|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据此完成各题。 1.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都是: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沙尘暴肆虐全球 2.“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的是: A.海平面上升 B.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 C.冰川覆盖面积扩大 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
|
|
读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等日照时数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图中A城市与B城市日照数相差约为 (小时),(2分) 连接AB两城市的铁路线为 。(2分) (2)“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A城市气候的形象写照,分析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4分) (3)该地区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据报道,2004年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析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3分) (5)B城市所在省的西部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试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2分)
|
|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简述北海与南海的海水性质差异、资源优势与存在的环境问题。(3分) (2)分析南海沿岸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2分) (3)从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指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盛产天然橡胶的自然因素。(2分) (4)1980年前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成本相差不大。2002年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710、3540、2000美元,该指标差距加大,同时劳动力成本差距也增大。 结合下图,说明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4分)
(5)比利时、荷兰、挪威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4分)
|
|
